[发明专利]一种铝型材加工用切削毛边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9234.6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8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黄秀华;黄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奋安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27/00;B24B41/06;B24B47/12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余宏鹏 |
地址: | 35032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型材加 工用 切削 毛边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型材加工用切削毛边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和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和转动杆的底部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打磨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升降支撑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放置有待打磨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有与待打磨件上端相抵紧的抵紧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传动轮,两个所述传动轮分别与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转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不仅能够实现自动化打磨工作,避免造成安全隐患,而且能够便于使用者拿取待打磨件,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型材加工用切削毛边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当下,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铝型材的使用越来越多,铝型材被应用在各行各业,铝型材是以铝为主体加工的各种型材,在铝型材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切断,而切断后,其断口的表面会存在少许毛刺及不平的毛边,所以在其切断之后,需要对其表面的毛刺和毛边进行打磨工作,使其平滑,进而便于其正常后续使用,目前,在对其毛刺和毛边进行打磨工作时,大多需要人工操作,例如操作工作手持砂纸进行打磨工作,这样的操作方式效率低下,而手持打磨机器进行打磨操作时,操作工人很容易吸入较多的废屑,进而对操作工人的呼吸部造成损伤,随着当下人们对效率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安全意识的不断上涨,传统的打磨操作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下生产的实际需求,因为不仅耗费较多人力资源,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铝型材加工用切削毛边打磨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毛刺毛边打磨工作需要耗费较多人力资源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铝型材加工用切削毛边打磨装置,其不仅能够实现自动化打磨工作,避免造成安全隐患,而且能够便于使用者拿取待打磨件,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型材加工用切削毛边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和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和转动杆的底部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打磨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升降支撑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放置有待打磨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有与待打磨件上端相抵紧的抵紧机构。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传动轮,两个所述传动轮分别与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转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固定在传动轮底部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对称设有两个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的外侧壁均设有多个打磨刷,两个所述弧形板与固定杆之间均连接有多个第四弹簧。
优选地,所述升降支撑机构包括贯穿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两个连通孔,两个所述连通孔之间滑动连接有U形杆,所述U形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待打磨件放置在放置板上,所述U形杆相对的侧壁均设有限位机构,所述U形杆的两端侧壁均对称设有两个定位杆,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滑动机构,所述工作台上对称设有两个连通槽,两个所述连通槽内均设有拉绳,两个所述拉绳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贯穿U形杆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U形杆与工作台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U形杆侧壁上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连接槽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且所述限位杆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底部侧壁呈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端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与限位槽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三弹簧,所述拉绳与L形杆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抵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架底部的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侧壁共同固定连接有抵紧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奋安铝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奋安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9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