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促进催化作用的扩散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9487.3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2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君;张庆林;李延骁;王健;周学升;高岩飞;韩广德;黄万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C01B32/05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赵长林 |
地址: | 250357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促进 催化 作用 扩散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促进催化作用的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取玉米成熟之后的玉米秸秆,去除玉米秸秆的外皮,取玉米秸秆中心柔软部位的秸秆物质,然后将秸秆物质进行干燥;
将秸秆物质截成长条状,然后置于丙酮溶剂中形成丙酮溶液,进行充分搅拌混合;
向丙酮溶液当中加入SiC颗粒、氧化碳黑材料、聚乙二醇后进行充分搅拌;
然后再向丙酮溶液中加入羰基镍后进行充分搅拌,将温度升高至150-200℃并维持60-90min得到浆料;
所述秸秆物质的长度为200-1000μm;秸秆物质的质量份数为:30-40份;SiC颗粒的质量份数为:1-3份;氧化碳黑材料的质量份数为:2-5份;聚乙二醇的质量份数为:10-20份;丙酮的质量份数为:150-200份;羰基镍的质量份数为:2-4份;
然后依次进行打浆抄纸、浸渍树脂、碳化,最终得到扩散层;
所述碳化过程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的温度为300-400℃,碳化时间为30-60min,第二阶段的温度为500-550℃,碳化时间为1-3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促进催化作用的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C颗粒和氧化碳黑材料的目数分别不低于30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促进催化作用的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物质中的水含量为10-1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促进催化作用的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树脂时采用聚四氟乙烯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94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原草甸保护方法
- 下一篇: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