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TVC驻涡结构的家用燃气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0375.X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8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作炳;潘菲;刘轩;汪祥;张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F23D14/64;F23D14/70;F24C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tvc 结构 家用 燃气灶 | ||
1.一种基于TVC驻涡结构的家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所述外壳(1)上设有第一进气孔(11)及第二进气孔(12),所述第一进气孔(11)及所述第二进气孔(12)沿所述外壳(1)的轴心线环向分布于所述外壳(1)上,且所述第二进气孔(12)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孔(11)与大气连通;
设于所述外壳(1)内的灶底壳(2),所述灶底壳(2)上设有中心引射器(21)、中心引流管(22)、中心火盖(23)、环状的混流室(24)、多个一级引射器(25)及多个二级引射器(26),所述中心引射器(21)的上端从所述中心引流管(22)的底部插入所述中心引流管(22)中,所述中心火盖(23)设于所述中心引流管(22)上,所述二级引射器(26)对应安装于所述一级引射器(25)上方,且所述二级引射器(26)与所述混流室(24)连通;
呈倒置圆台状的中空引流室(3),所述引流室(3)与所述混流室(24)连通,所述引流室(3)相对靠近其轴心线的一侧侧壁间约束形成燃烧室(31),所述燃烧室(31)通过位于所述引流室(3)上的导气孔(32)与所述混流室(24)连通,所述中心引流管(22)沿所述燃烧室(31)的轴心线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进气孔(12)沿所述燃烧室(31)的轴心线环向分布于所述燃烧室(31)的上部外围;以及
设于所述外壳(1)上的灶顶壳(4),所述灶顶壳(4)上设有呈倒置圆台状的导流筒(41)、呈圆片状的涡流片(42)及多个涡流孔(43),所述导流筒(41)、所述涡流片(42)及所述涡流孔(43)相对位于所述燃烧室(31)上方,且所述导流筒(41)及所述涡流片(42)的轴心线与所述燃烧室(31)的轴心线重合,所述涡流片(42)设于所述导流筒(41)中,且所述涡流片(42)相对位于所述中心火盖(23)的上方,所述涡流孔(43)沿所述燃烧室(31)的轴心线环向分布于所述灶顶壳(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VC驻涡结构的家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燃气灶还包括边框式中空导气板(5),所述导气板(5)由两块呈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板(51)及两块呈左、右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侧板(52)连接形成,所述导气板(5)设于所述外壳(1)上,且所述导气板(5)罩设于所述第一进气孔(11)的出气端外围,所述第一侧板(51)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γ,6.5°<γ<7.5°,所述第二侧板(52)上端部外沿所在铅锤面与所述第二侧板(52)上端部外沿中相对远离所述第二进气孔(12)的一端端点及所述外壳(1)轴心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β,16°<β<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TVC驻涡结构的家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引射器(25)及二级引射器(26)沿所述混流室(24)的轴心线环向分布于所述灶底壳(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TVC驻涡结构的家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引射器(26)呈拉瓦尔喷管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TVC驻涡结构的家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孔(32)沿所述燃烧室(31)的轴心线环向分布于所述引流室(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TVC驻涡结构的家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片(42)直径大于所述中心火盖(23)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03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