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夹持人造骨骼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0446.6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1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金立波;孙达;王德仲;李世军;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H1/02 | 分类号: | B25H1/02;B25H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万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余冬 |
地址: | 325035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夹持 人造 骨骼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夹持人造骨骼的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一侧设有第一夹持机构(2),工作台(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夹持机构(3);所述的第一夹持机构(2)包括两侧的支撑架(201),支撑架(201)上设有固定端(202),支撑架(201)通过固定端(202)固定在工作台(1)上,支撑架(201)上设有连接支架(203),连接支架(203)的两侧设有第一螺栓(204),连接支架(203)通过第一螺栓(204)与两侧的支撑架(201)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支架(203)内穿设有螺杆(205),螺杆(205)的下端设有移动块(206),移动块(206)的下端设有第一卡紧柱(207),第一卡紧柱(207)上设有第一钉(208);所述的支撑架(201)靠近中间侧设有第二卡紧柱(209),第二卡紧柱(209)上设有第二钉(210)。本发明能够对待加工的人造骨骼进行有效地夹持固定,保证加工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骨骼加工的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夹持人造骨骼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人造骨骼可以依靠从人体体液补充某些离子形成新骨,可在骨骼接合界面发生分解、吸收、析出等反应,实现骨骼牢固结合。在人造骨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人造骨骼进行夹持,以便于加工,例如公开号为CN204565959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人造骨骼加工的柔性夹持装置,包括基座总成、定位总成和固定总成,基座总成包括固定连接的基座和立板,在立板上设有圆孔和以圆孔为中心的弧形滑槽;定位总成主要包括平板和第一夹持器,在平板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第一螺柱与圆孔转动连接,第二螺柱置于弧形滑槽中,在第二螺柱上配合有旋转手柄;在平板的另一端设有导轨,在导轨上设置有两第一夹持器;固定总成包括铰接连接的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在第一、第二摆动杆上活动安装有第二夹持器,并在第二夹持器中设有柔性垫。但是该实用新型存在一些不足,人造骨骼的表面为各种不规则的面,在加工时需要在各个方向上进行切削,该实用新型在夹持的牢固度上有所欠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夹持人造骨骼的装置。本发明能够对待加工的人造骨骼进行有效地夹持固定,保证加工的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夹持人造骨骼的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一侧设有第一夹持机构,工作台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的第一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表面两侧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固定端,支撑架通过固定端固定在工作台上,支撑架上设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的两侧设有第一螺栓,连接支架通过第一螺栓与两侧的支撑架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支架内穿设有螺杆,螺杆的下端设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下端设有第一卡紧柱,第一卡紧柱上设有第一钉;所述的支撑架靠近中间侧设有第二卡紧柱,第二卡紧柱上设有第二钉。
上述的用于夹持人造骨骼的装置中,所述的移动块的两侧设有连接耳,连接耳上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的支撑架上设有滑槽,滑槽内穿设有第二螺栓。
前述的用于夹持人造骨骼的装置中,所述的第二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两个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直板,所述的定位板上设有下弧形块,下弧形块设置在直板的一侧;所述的直板上设有气缸,气缸的伸出端上设有推动板;所述的直板上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滑块,滑块上设有连接平板,连接平板与推动板相固定,连接平板上固定有配合支架,配合支架的端部设有上弧形块;所述的配合支架上设有旋紧螺钉,旋紧螺钉的下端部与滑块相抵触。
前述的用于夹持人造骨骼的装置中,所述的上弧形块上设有横槽。
前述的用于夹持人造骨骼的装置中,所述的配合支架的端部设有多个六角螺钉,上弧形块通过六角螺钉与配合支架相固定。
前述的用于夹持人造骨骼的装置中,所述的第一钉和第二钉的端部设有橡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04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