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个性化骨盆假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0830.6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9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诚;程冬冬;史春宝;许奎雪;刘钊;焦树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34 | 分类号: | A61F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56 | 代理人: | 张伟朴 |
地址: | 101112 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个性化 骨盆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个性化骨盆假体。包括:包括:钛合金的实体部分、钛合金的大孔径骨小梁部分、钛合金的小孔径骨小梁部分、钛合金的翼板和钛合金自攻骨钉;其中,所述钛合金的大孔径骨小梁部分包括大孔径骨小梁一、大孔径骨小梁二,所述钛合金的小孔径骨小梁部分包括小孔径骨小梁一、小孔径骨小梁二;所述钛合金自攻骨钉数量为多个,所述钛合金自攻骨钉在所述钛合金的实体部分上的安装位置对应所述钛合金自攻骨钉连接的骨骼位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10个骨钉对假体与骨骼进行连接,并将骨钉分为四组,骨钉的分散式及分组分布加强了假体的初期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个性化骨盆假体。
背景技术
髋臼肿瘤是骨肿瘤中的一种,髋臼是由髂骨、坐骨、耻骨组成,髋臼肿瘤往往发生于其中两个或三个骨同时受累,从而形成髋臼周围肿瘤。
髋臼肿瘤的手术方式目前分为两种:一是半骨盆截肢,手术可以达到根治性的肿瘤切除,但患者因此丧失了患侧肢体及一侧骨盆,生活质量低下及外观残缺,患者多难以接受。二是半骨盆重建,肿瘤切除后通过瘤骨灭活再植、异体半骨盆移植、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等方法重建髋臼,恢复髋关节负重及行走功能,保留了下肢大部分功能。
瘤骨灭活再植缺点是局部复发率相对高、切口感染、接骨端不愈合等;异体半骨盆移植缺点是排异反应引起的切口不愈合、感染、骨质吸收、接骨端不愈合等;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早期可达到牢靠固定、早期负重行走,功能恢复较快,但后期会出现螺钉断裂、假体松动、关节脱位等并发症。
现有技术CN206560486U中公开了一种髋臼周围假体结构,解决了人工半骨盆假体后期容易出现螺钉断裂、假体松动和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问题。但是其仍然存在如下缺点:(1)假体重量较大,不利于人体活动;(2)假体存在应力集中,不利于假体的稳定性;(3)假体骨钉数量较少,不利于假体初期稳定;(4)假体骨张入较慢,不利于假体初期稳定;(5)假体骨张入效果不佳,不利于假体长期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性化骨盆假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个性化骨盆假体,包括:钛合金的实体部分、钛合金的大孔径骨小梁部分、钛合金的小孔径骨小梁部分、钛合金的翼板和钛合金自攻骨钉;其中,所述钛合金的大孔径骨小梁部分包括大孔径骨小梁一、大孔径骨小梁二,所述钛合金的小孔径骨小梁部分包括小孔径骨小梁一、小孔径骨小梁二;所述钛合金自攻骨钉数量为多个,所述钛合金自攻骨钉在所述钛合金的实体部分上的安装位置对应所述钛合金自攻骨钉连接的骨骼位置。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大孔径骨小梁一设置于所述骨盆假体的上部,所述小孔径骨小梁一沿所述骨盆假体的边缘围绕所述大孔径骨小梁一设置,所述大孔径骨小梁一与所述小孔径骨小梁一相邻设置。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大孔径骨小梁二设置于所述骨盆假体的下部,所述小孔径骨小梁二设置于所述大孔径骨小梁二与所述小孔径骨小梁一之间,并沿所述实体部分的边缘设置。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大孔径骨小梁一、大孔径骨小梁二、小孔径骨小梁一和小孔径骨小梁二均3D打印;所述大孔径骨小梁一、大孔径骨小梁二的孔隙率为50%~80%,孔径为1.5mm~3mm;所述小孔径骨小梁一和小孔径骨小梁二孔隙率为50%~80%,孔径为100um~200um部分占40%,孔径为200um~400um部分占60%。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钛合金自攻骨钉包括骨钉一、骨钉二、骨钉三、骨钉四、骨钉五、骨钉六、骨钉七、骨钉八、骨钉九和骨钉十;各所述钛合金自攻骨钉的大径为4~6mm,螺距为1~2mm,螺杆长度为30~1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08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