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品储存设备及其食品新鲜状态判断方法、装置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1364.3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6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胡广;苗志强;李福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2 | 分类号: | G01N33/02;G01N33/00;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高莹;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 储存 设备 及其 新鲜 状态 判断 方法 装置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品储存设备及其食品新鲜状态判断方法、装置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食品储存设备中储存的食品种类,以根据获取的所述食品种类确定当前需要进行浓度检测的气体;其中,不同种类的食品需进行浓度检测的气体不同;根据确定的当前需要进行浓度检测的气体,进行相应气体的浓度检测;根据进行相应气体的浓度检测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食品储存设备中储存的食品的第一新鲜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提高食物腐败检测的准确性和实现检测食物的多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品储存设备及其食品新鲜状态判断方法、装置和介质。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影响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主要造成因素之一是食品的腐败变质。食品的腐败变质是一个涉及食品内酶的作用、污染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的复杂生物化学反应过程,腐败变质过程中的致病菌极易导致人们食物中毒。陈列柜作为一个延缓食品腐败并向消费者展示冷冻冷藏食品的工具,由于柜内存放果蔬类食物较多,食物腐败变质的情况随贮存期的延长而不断加剧,而用户也只能借助自身的感觉器官对食物进行整体的观察来评定此时的新鲜状态。通过感官评价食物新鲜度存在精准性差、主观性和片面性等问题,需要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并通过日常积累的经验才能胜任检测工作。因此亟需针对陈列柜冷冻冷藏食品研究出一种新鲜度预警系统,保证食物在最佳时期出售,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食品储存设备及其食品新鲜状态判断方法、装置和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感官评价食物新鲜度存在精准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食品储存设备的食品新鲜状态判断方法,包括:获取所述食品储存设备中储存的食品种类,以根据获取的所述食品种类确定当前需要进行浓度检测的气体;其中,不同种类的食品需进行浓度检测的气体不同;根据确定的当前需要进行浓度检测的气体,进行相应气体的浓度检测;根据进行相应气体的浓度检测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食品储存设备中储存的食品的第一新鲜状态。
可选地,还包括:预先对多种食品在变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的浓度变化进行分析,分别得到所述多种食品中每种食品的N种敏感特征气体;所述N种敏感特征气体包括食品在变质过程中产生的浓度变化最大的N种气体;根据获取的所述食品种类确定当前需要进行浓度检测的气体,包括:根据分析得到的所述多种食品中每种食品的N种敏感特征气体以及获取的所述食品种类确定当前需要进行浓度检测的敏感特征气体。
可选地,根据进行相应气体的浓度检测的检测结果,确定所述食品储存设备中储存的食品的第一新鲜状态,包括:获取当前需要进行浓度检测的气体中不同气体对应的浓度阈值;将进行相应气体浓度检测的检测结果与对应的浓度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食品储存设备中储存的食品的第一新鲜状态。
可选地,在进行相应气体的浓度检测之前,还包括:对所述食品储存设备内的气体进行过滤处理,以滤除所述食品储存设备内的杂质气体。
可选地,还包括:对所述食品储存设备中储存的食品进行图像采集,以得到所述食品的图像信息;从采集得到的所述图像信息中提取出相应的颜色信息,以根据所述颜色信息判断所述食品的第二新鲜状态;根据所述第一新鲜状态和所述第二新鲜状态,确定所述食品储存设备中储存的食品的新鲜状态。
可选地,所述新鲜状态按照新鲜程度从高到低,包括:新鲜、次新鲜和腐败;所述方法,还包括:若确定所述食品储存设备中储存的食品为次新鲜状态或腐败状态,则发出第一提醒信息和/或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或,若确定所述食品储存设备中储存的食品为次新鲜状态,则判断所述食品在开始腐败之前能否售卖完毕;若判断所述食品在开始腐败之前不能售卖完毕,则发出第二提醒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1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