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主变倒送电带负荷检查差动保护极性的校验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1508.5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3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团结;张静;张少鹏;员文康;李洲;何信林;牛利涛;张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08;G01R19/14;H02H7/22;H02H7/2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主变倒 送电 负荷 检查 差动 保护 极性 校验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主变倒送电带负荷检查差动保护极性的校验系统及方法,包括母线单元、发电机间隔单元、线路间隔单元、母联间隔单元及厂变单元,母线单元包括I母线及II母线,发电机间隔单元与厂变单元、I母线及II母线相连接,线路间隔单元与I母线及II母线相连接,I母线与II母线之间通过母联间隔单元相连接,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在机组整套启动前校验完成负荷电流检验母差、线路差动、主变及厂变差动保护极性的正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调试和电力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过主变倒送电带负荷检查差动保护极性的校验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主变倒送电运行方式常规用于设置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发电机组中,不设置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机组通常在整套启动过程中通过短路试验来检查主变差动保护极性的校验,通过并网后机组带负荷电流来检查母差和线路差动保护极性的校验。
如果主变差动、母差和线路差动保护极性发生错误,就需要机组进行解列,改正后重新并网带负荷检查,直到主变差动、母差和线路差动保护极性全部正确方可正式投入,避免主变差动、母差和线路差动保护极性配置错误而造成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现象发生。
如果能够开发一种技术,该技术能够在机组整套启动前校验完成负荷电流检验母差、线路差动、主变及厂变差动保护极性的正确性,将有效节省后续机组并网试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通过主变倒送电带负荷检查差动保护极性的校验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在机组整套启动前校验完成负荷电流检验母差、线路差动、主变及厂变差动保护极性的正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通过主变倒送电带负荷检查差动保护极性的校验系统包括母线单元、发电机间隔单元、线路间隔单元、母联间隔单元及厂变单元,母线单元包括I母线及II母线,发电机间隔单元与厂变单元、I母线及II母线相连接,线路间隔单元与I母线及II母线相连接,I母线与II母线之间通过母联间隔单元相连接。
发电机间隔单元包括发电机、主变压器、主变高压侧隔离刀闸、主变高压母线侧接地刀闸、主变高压侧接地刀闸、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一断路器、第一I母隔离刀闸、第一II母隔离刀闸、第一母线侧接地刀闸;
发电机的输出端经主变压器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主变高压侧接地刀闸后接地,另一路与主变高压侧隔离刀闸的一端相连接,主变高压侧隔离刀闸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主变高压母线侧接地刀闸后接地,另一路依次经第一电流互感器及第一断路器后与第一母线侧接地刀闸的一端、第一I母隔离刀闸的一端及第一II母隔离刀闸的一端相连接,第一母线侧接地刀闸的另一端接地,第一I母隔离刀闸的另一端与I母线相连接,第一II母隔离刀闸的另一端与II母线相连接。
线路间隔单元包括线路侧隔离刀闸、线路母线侧接地刀闸、线路侧接地刀闸、第二电流互感器、第二断路器、第二I母隔离刀闸、第二II母隔离刀闸、第二母线侧接地刀闸;
外界线路与线路侧隔离刀闸的一端及线路侧接地刀闸的一端相连接,线路侧接地刀闸的另一端接地,线路侧隔离刀闸的另一端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线路母线侧接地刀闸后接地,另一路经第二电流互感器及第二断路器后与第二I母隔离刀闸的一端、第二母线侧接地刀闸的一端及第二II母隔离刀闸的一端相连接,第二I母隔离刀闸的另一端与I母线相连接,第二母线侧接地刀闸的另一端接地,第二II母隔离刀闸的另一端与II母线相连接。
母联间隔单元包括第三电流互感器、第三断路器、第三I母隔离刀闸、第三II母隔离刀闸、第三I母侧接地刀闸和第三II母侧接地刀闸;
I母线经第三I母隔离刀闸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第三I母侧接地刀闸后接地,另一路经第三电流互感器及第三断路器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第三II母侧接地刀闸后接地,另一路经第三II母隔离刀闸后与II母线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15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