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气压制动系统附着系数利用率试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1601.6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1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龙;李振中;李兵;吴云兵;熊乐;唐嘉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龙洋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气压 制动 系统 附着 系数 利用率 试验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汽车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汽车气压制动系统附着系数利用率试验装置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进气选择阀,进气选择阀上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第一进气口可用于与汽车制动系统的原车管路连接,第二进气口可用于与气罐连接;管路切断阀,设有第三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三出气口;第三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连通;电磁开关阀和电动调压阀;第一泄压阀和第二泄压阀,出气选择阀,设有第四进气口、第五进气口和第四出气口;第四进气口与第一泄压阀连通,第五进气口与第二泄压阀连通,第四出气口可用于与气室连接。本发明的优点为,试验装置简单、功能多、试验效率高;电动调压阀可手动电动调节,调节便捷、调节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气压制动系统附着系数利用率试验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一种有效的车辆安全装置,它通过自动调节制动过程中的压力,使得车轮处于稳定状态,从而大大提高汽车制动过程中的转向操纵能力和方向稳定性。而附着系数利用率则是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附着系数利用率试验需要找到汽车各个车轮处于抱死和不抱死之间的临界点,以此状态下测得的制动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出附着系数利用率。
在附着系数利用率试验中,原始方法是:通过脚踩制动踏板,控制踏板行程,逐次增加踏板力,寻找临界点。该方法的缺点是:数据重复性差,故也有通过在制动踏板下方放置限位装置来改进的。另一种改进的方法则是:在制动管路中串联手动调压比例阀,该方法中,在调到临界点后数据重复性较好,但其缺点是:寻找临界点的时间长,需要试验人员多次停车并钻入车底下调节,由于不同的试验场进出场地要求不一样,有的车不具备钻入车下的条件,则需要出场到地沟或举升机处才能进行调节;而且这种调压方法还存在,容易出现制动气室压力不能完全释放,而需要停车手动释放残余压力;现有的调压装置也普遍通过试验人员手动调节压力,且现有调压装置的结构很难满足高要求的试验过程。由此可见,现有的气压制动系统附着系数利用率试验装置设置不合理,功能单一,对试验人员的技术、经验要求高,且试验过程繁琐,试验的效率和试验的精确度都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试验便捷、试验效率高、精度高、功能多,且调节方便的汽车气压制动系统附着系数利用率试验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汽车气压制动系统附着系数利用率试验装置,包括有:
进气选择阀,所述进气选择阀上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可用于与汽车制动系统的原车管路连接,所述第二进气口可用于与气罐连接;
管路切断阀,设有第三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
电磁开关阀和电动调压阀,所述电磁开关阀与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所述电动调压阀与所述第三出气口连通;
第一泄压阀和第二泄压阀,所述第一泄压阀与所述电磁开关阀连通;所述第二泄压阀与所述电动调压阀连通;
出气选择阀,设有第四进气口、第五进气口和第四出气口;所述第四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泄压阀连通,所述第五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泄压阀连通,所述第四出气口可用于与汽车制动系统的气室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泄压阀和所述第二泄压阀均可对所述汽车制动系统的气室进行泄压。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调压阀包括有:减速组件、调压组件、一级过滤器总成和二级过滤器总成;所述减速组件用于将电机的转动传动至所述调压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未经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1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