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厂防止人因失误智能化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1605.4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0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沈阳;王奎;庄国平;李丹;耿波;李红波;刘姚锋;夏立民;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Q10/04;G06Q10/06;G06Q50/06;G01S5/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陈早璟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厂 防止 失误 智能化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核电智能化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防止人因失误智能化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系统包括行为标准库,图像识别模块,人员定位计算模块,行为大数据分析模块,行为数据模块,行动终端和行为偏差预警模块;行为标准库和图像识别模块,人员定位计算模块,行为大数据分析模块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方法包括步骤一:传输任务信息;步骤二:识别匹配;步骤三:测试计算距离;步骤四:行为采集分析;步骤五:对比分析。本发明以核电厂九大典型人因失误模式为指引,以减少现场人因安全事件为最终目标,系统功能与电厂工作前、工作中和工作后三个阶段进行一一应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智能化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防止人因失误智能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统计表明,人因因素在核电厂事件中占比高达50%-70%。核电厂人员行为规范管理与核安全直接相关,不规范的人员行为中蕴藏着巨大的人因失误风险,容易导致人因事件的发生。核电厂虽然已建立人员行为规范管理体系和良好行为标准库,并在相应的业务流程中明确了要求,但人因事件仍然不断发生,亟需引入新技术从技防的角度进一步规范和监测工作人员的行为,减少人因失误。
随着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可从技术防范角度出发,实现“事前提示、事中监控和事后分析”,通过分析人因失误模式,针对性的采取智能化技术防范措施,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人员行为智能化管控,防止人因失误,确保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国内部分电厂已逐步开始搭建无线通讯网络,借助物联网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进行人员行为智能化研究,针对这些智能化系统功能零散,不够体系化,缺乏统一的标准的问题,本方法所使用的核电厂防人因失误智能化系统结合核电厂工作任务需求,从人员行为规范和作业过程安全两个角度出发,采取人员定位技术、智能标签技术、视频智能监控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实现人与设备的互联互通。
结合电厂需求分析内容,系统业务架构分为四个层次:边缘层、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具体如附图1所示。该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即个人移动应用终端和平台门户展示。个人移动应用终端主要由工作人员携带到现场,辅助其进行现场工作。平台门户主要用于监管人员在后台实时查看现场人员状态,掌握现场安全风险状况,在必要时给予技术支持。
发明内容
1.目的:
从人员行为规范和作业过程安全两个角度出发,以人员定位技术为核心,结合智能标签技术、视频智能监控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核电厂防止人因失误智能化系统”,对人员行为过程实现动态管理。
2.技术方案:
一种核电厂防人因失误智能化系统,包括行为标准库,图像识别模块,人员定位计算模块,行为大数据分析模块,行为数据模块,行动终端和行为偏差预警模块;行为标准库和图像识别模块,人员定位计算模块,行为大数据分析模块进行数据交互;行为数据模块向图像识别模块,人员定位计算模块,行为大数据分析模块传输数据;移动终端向行为数据模块传输数据。
所述的图像识别模块,人员计算模块和行为大数据分析模块可以并行处理,上述三个模块向行为偏差预警模块传输数据。
所述的行为偏差预警模块向移动终端传输数据。
一种核电厂防人因失误智能化方法:包括步骤一:传输任务信息;步骤二:识别匹配;步骤三:测试计算距离;步骤四:行为采集分析;步骤五:对比分析。
所述的步骤一:传输任务信息,具体包括现场工作人员携带移动终端打开相应的模块执行运行或维修领域的任务;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产生的行为信息、任务数据、及时位置会通过现场搭建的网络传输到PC端后台管理系统中行为大数据分析模块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动力运行研究所,未经核动力运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16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