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时序数据快速预测的轻量化时间卷积网络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1626.6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0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任磊;刘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3/04 | 分类号: | 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汇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4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时序 数据 快速 预测 量化 时间 卷积 网络 | ||
1.一种面向时序数据快速预测的轻量化时间卷积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序列x0,...xT为输入,旨在预测xT对应的预测输出y^T,轻量化时间卷积网络公式如下所示:
轻量化时间卷积网络主要包含两大结构:因果卷积和步长卷积,在因果卷积中,每一个卷积层位于时刻t的计算数值依赖于上一层位于时刻t及该时刻之前的计算数值,如下所示:
其中t=1,...,T,T是时间序列的长度,n是卷积层所在层数,f(·)代表相应的卷积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时序数据快速预测的轻量化时间卷积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量化时间卷积网络的具体结构为:包含多层卷积块和全连接层;压缩特征会通过多层卷积块计算得到并应用于后续的全连接层中;在一个卷积块中包含一层带有(k-1)大小paading的一维全卷积,也就是因果卷积,一层带有适当大小padding的一维步长卷积,激活函数采用ReLU函数,其中k是卷积核大小,每一卷基层都包含多个滤波器,同时在卷积块中采用weightnorm和dropout来改善网络表现,在全连接层中采用ReLU激活函数,同时可根据输出值的范围大小可选择全连接层中的最后一层采用Sigmoid、ReLU或其他激活函数;每一个卷积块的输出长度将是输入长度的1/s;如果最后一个卷积块的输入长度与全局卷积核大小相近,其最后卷积块的卷积核大小可以设定为该卷积块的输入长度,此时预测值y^T可以依靠长度为kn·sn-1的历史信息,其中n是卷积块的数量,kn是最后以卷积块的卷集合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时序数据快速预测的轻量化时间卷积网络,其特征在于:对于时序数据分类预测,在进行时序数据分类预测时,假设分类类别个数为m,时序数据维度为(nl,nc),其中nl为时序数据长度,nc为时序数据通道数,根据时序数据维度设定轻量化时间卷积网络的步长卷积块具体超参数,再根据轻量化时间卷积网络的步长卷积块输出的压缩特征和分类类别个数设定全连接层的超参数;此时轻量化卷积网络的输入特征所需维度是(nl,nc),输出是分类类别序号,维度为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时序数据快速预测的轻量化时间卷积网络,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时序数据回归预测时,假设时序数据维度为(nl,nc),其中nl为时序数据长度,nc为时序数据通道数;根据时序数据维度设定轻量化时间卷积网络的步长卷积块具体超参数,再根据轻量化时间卷积网络的步长卷积块输出的压缩特征和分类类别个数设定全连接层的超参数;其中最后输出的神经元的激活函数可根据期望回归数值范围进行选取,如期望输出范围是[0,1]时可选用Sigmoid激活函数,[0,∞]时可选用ReLU激活函数;此时轻量化卷积网络的输入特征所需维度是(nl,nc),输出是预期回归数值,维度为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16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