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垃圾投递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2129.8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6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沈涛;程厚虎;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森元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B65F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5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垃圾 投递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垃圾投递系统,其包括投递平台、桶盖、传感器、称重平台、垃圾桶、安置平台、传感器支架、接近传感器以及传输系统,其中所述传输系统包括支架、轴承座、轴承、辊子、联轴器、电机、链条、链轮,所述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座内,所述辊子安装在所述轴承内,所述辊子上安装所述链轮,所述链轮通过链条连接起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辊子,所述投递平台安装在所述安置平台上并将所述安置平台包裹,所述桶盖安装在所述投递平台上,所述传感器安置在所述投递平台内用于检测垃圾桶溢满。本发明的复合垃圾投递系统实现传输对应的分类桶,便于投递人员的投递,具有传输可靠、运行稳定、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垃圾分类设备技术领域,更加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垃圾投递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镇,新辟居住点正在大量建设。新辟居住点从开发到建设成为成熟社区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居住人员也是逐步增加的。在新辟居住点建设的中前期入住人员较少,产生的生活垃圾相对有限,因离主城区较远或者交通等因素造成垃圾分类的经济效益低。但待新辟居住点建设的中后期随着居住人员的增加,交通等因素的改善;垃圾分类带来的经济效益日益显现,需要将前期存储垃圾的设备进行改建。这将提高了垃圾处理设备的运行成本。
当前,在新辟居住点建设的中前期通常不进行垃圾分类;建设的是固定式垃圾投递平台。待到新辟居住点建设的中后期,随着入住率的提高;将现有的垃圾投递平台拆掉建设新的智能分类投递平台,这将造成资源的浪费。
为解决此问题开发了一种复合垃圾投递系统,在新辟居住点建设的中前期,居住人口较少产生的生活垃圾相对有限,此时可将投递系统设定为混合投递式,不进行垃圾分类。待新辟居住点建设的中后期,随着入住居民的增加;产生的生活垃圾增多,对垃圾进行分类的经济效益显现时可将投递系统设定为分类投递式。该复合垃圾投递系统用于解决不分类与分类的垃圾投递过程中的接收桶的传递问题,该传输系统具有传输可靠、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可靠、运行稳定、具有分类通用转换的性能,且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复合垃圾投递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垃圾投递系统,其包括:投递平台、桶盖、传感器、称重平台、垃圾桶、安置平台、传感器支架、接近传感器以及传输系统,其中所述传输系统包括支架、轴承座、轴承、辊子、联轴器、电机、链条、链轮,所述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座内,所述辊子安装在所述轴承内,所述辊子上安装所述链轮,所述链轮通过链条连接起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辊子,所述投递平台安装在所述安置平台上并将所述安置平台包裹,所述桶盖安装在所述投递平台上,所述传感器安置在所述投递平台内用于检测垃圾桶溢满,所述传输系统安装在所述安置平台上,所述称重平台放置在所述传输系统上,垃圾桶放置在所述称重平台上,所述传感器支架安装在所述安置平台上,所述接近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传感器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系统为多个,依次连接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称重平台为多个,对应的多个垃圾桶放置在称重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接近传感器和传感器支架为多个,每个所述传输系统安装有一个传感器支架和接近传感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复合垃圾投递系统旨在解决新辟居住点从建设到成熟过程中垃圾处理问题,此复合垃圾投递系统可以有垃圾分类与不分类两种模式,彻底解决新辟居住点从新建到完善的垃圾处理问题,该复合垃圾投递系统传统可靠,安装、维护方便,在不分类模式下还可以实现自动换桶功能,降低清运人员的劳动强度。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更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森元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森元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21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