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3297.9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2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爱;毕然;王睿;吕施禾;王增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控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2 | 分类号: | B09C1/02;B09C1/08;B09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生态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污染场地,并采样;(2)、检测污染物;(3)挖掘运输;(4)初步修复,用水冲洗污染土壤、加入淋洗剂淋洗;(5)初步筛选分离、通过滚筒筛分离,筛上物回填,筛下物进行细分离;(6)二次筛选分离,筛下物通过水力旋流分离器处理;(7)化学沉淀,加入碱调节pH值和重金属沉淀剂Na2S将重金属转化成金属硫化沉淀;(8)沉淀分离,重金属沉淀反应后加入絮凝剂,混凝沉淀后采用板框压滤机将固液分离;(9)调节分离液PH,固液分离产生的废水加入硫酸调节pH值后,返回至淋洗步骤(3)用。本发明的优点是:可有效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提高了土壤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矿山采选废水、化工电镀废水、生活污水及其他污染性废水的排放强度越来越大,煤炭燃烧、工业废气等大气污染物沉降量也不容忽视,这些污染物不断累积在土壤环境中,引发我国诸多面积的土壤遭受重金属等污染物污染的问题,土壤环境的自净能力有限,如果土壤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和修复,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农产品产量及安全,甚至威胁人体健康,影响社会稳定。
目前,土壤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及电化学方法,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方法等,但每种技术都存在自身的不足之处,例如化学清洗就存在试剂残留及费用高的问题;电化学修复目前不够成熟;吸附或固定化的方法修复后的重金属污染风险依然长期存在;而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方法具有环保性、经济性的有点,但需要多种技术手段的集成才能提高修复效率和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方法,其优点是:可有效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提高了土壤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污染场地,并对污染场地内的污染土壤进行采样;(2)、检测污染物,检测污染土壤的污染物种类及浓度、颗粒组成、pH值和有机质含量;(3)挖掘运输,对污染土壤进行挖掘和运输,并将挖掘后的污染土壤放置在处理池内;(4)初步修复,用水冲洗污染土壤、加入淋洗剂淋洗;(5)初步筛选分离、通过滚筒筛分离,筛上物回填,筛下物进行细分离;(6)二次筛选分离,筛下物通过水力旋流分离器处理,所得的砂检测达标可回填;(7)化学沉淀,加入碱调节pH值和重金属沉淀剂Na2S将重金属转化成金属硫化沉淀;(8)沉淀分离,重金属沉淀反应后加入絮凝剂,混凝沉淀后采用板框压滤机将固液分离;(9)调节分离液PH,固液分离产生的废水加入硫酸调节pH值后,返回至淋洗步骤(3)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污染土壤进行整体的挖掘,并将挖掘后的污染土壤使用淋洗剂进行整体的的喷淋,从而将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转移至土壤的液相中去,在富含重金属的淋洗液中加入碱调节PH值后,再加入重金属沉淀剂Na2S将重金属转化成金属硫化沉淀,随后加入絮凝剂使得重金属沉淀更加完全,最后通过板框将重金属从淋洗液中去除,从而有效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提高了土壤质量。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4)中处理的污染土壤为使用机械设备筛分破碎后的污染土壤,筛分破碎后的污染土壤的平均粒度≤2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破碎后的污染土壤与淋洗液的接触更加充分,从而使得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更加容易被淋洗液冲洗出来。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4)中,加入的淋洗液为CMCD溶液,且淋洗液为土壤体积的4.5-5倍,搅拌使土壤与淋洗液混合均匀,26-28℃下反应初步处理6-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控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控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32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