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空气源热泵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3547.9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4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占永兴;仇春伟;金冰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25B30/02;F25B13/00;F25B43/00;F25B41/06;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郑越 |
地址: | 325609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散热 结构 空气 源热泵 | ||
本发明涉及热泵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空气源热泵,包括:闭合连接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结构和第二换热器;散热结构,设于所述节流结构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且靠近变频模块设置,所述散热结构包括第一风机和与所述节流结构及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的冷媒流通管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机组能效高的具有散热结构的空气源热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空气源热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频空气源热泵一般都是采用风冷方式来冷却变频器模块的功率器件,即在变频器模块附近设置风口,通过向风口处抽风对变频器模块进行降温散热,以保证机组正常可靠的工作。这种散热方式利用空气流动进行交换散热,机组制冷运行时,散热效果较差,为达到较好的效果,需提高机组成本;机组制热运行时,变频模块发热产生的热量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能源利用率不高,影响机组的能效。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气源热泵散热效果差,影响机组能效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机组能效高的具有散热结构的空气源热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空气源热泵,包括:
闭合连接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结构和第二换热器;
散热结构,设于所述节流结构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且靠近变频模块设置,所述散热结构包括第一风机和与所述节流结构及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的冷媒流通管路。
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空气源热泵,所述冷媒流通管路为盘管状,覆盖在所述变频模块的表面。
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空气源热泵,所述冷媒流通管路设于所述压缩机的顶部。
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空气源热泵,所述第一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为翅片式换热器。
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空气源热泵,还包括壳体,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结构和第二换热器均设于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变频模块的位置设有开口,所述第一风机对应所述开口设置。
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空气源热泵,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风机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变频模块连通的风道,所述风道处设有阀门。
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空气源热泵,所述节流结构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之间设置有经济器,所述经济器还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散热结构的空气源热泵,在节流结构和第二换热器之间设置散热结构,且散热结构靠近变频模块设置,包括第一风机和与节流结构及第二换热器连通的冷媒流通管路。这样在机组运行时,不仅可以通过第一风机对变频模块进行风冷散热,还可以利用冷媒流通管路中的冷媒与变频模块进行液冷散热,散热效果好,且冷媒流通管路中的冷媒与变频模块进行换热后参与机组的循环,在制热运行时,可以利用该部分热量,以提高机组能效。
2.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散热结构的空气源热泵,冷媒流通管路为盘管状,覆盖在变频模块的表面,以增大与变频模块的换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3.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散热结构的空气源热泵,壳体开口处阀门的设置,可以在机组制热循环时,关闭第一风机与变频模块之间的风道处的阀门,使得变频模块产生的热量全部被冷媒流通管路中的冷媒吸收,提高机组的制热量与能效比。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35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