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木装甲防火门及其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3601.X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4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汪雪林;童永革;陈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涛涛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6 | 分类号: | E06B5/16;E06B5/11;E06B5/20;E06B7/23;E06B7/28;E06B3/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李铃 |
地址: | 321400 浙江省丽水市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甲 防火门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木装甲防火门,包括门框、钢木装甲门主体、外层实木板、防火内板和钢内芯板,所述门框的内部通过合页安装有钢木装甲门主体,所述门框的底部开设有底槽。本发明在内安装有防火内板、防潮内板与隔音降噪板,防火内板可使该钢木装甲门主体具有良好的防火效果,若发生火灾,门内外两侧的火焰不会蔓延至另一侧,且防潮内板可有效提升该钢木装甲门主体的内防水性,门体不易受潮,依旧保持钢木装甲门主体的内部资料,隔音降噪板可有效提高该门体的整体降噪隔音性,提升了该钢木装甲门主体的使用效果,该钢木装甲门主体生产工艺内的各板粘合过程均在一定温度与压强下进行,大大提高了各个门板之间的固定组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木装甲防火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木装甲防火门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钢木装甲门具有防盗性强,坚而弥美,装饰性强的优点。其以钢制防盗安全门为基本内核,利用木制材料可塑性强的特点,发挥木制作加工灵活的工艺特长,对钢制内核施以包装,追求典雅、刚柔相济、内外具精、美而弥坚。为高品位顾客提供更多选择。
传统的钢木装甲门在内并未设置有任何隔音材料,导致钢木装甲门的整体隔音性不佳,且传统的钢木装甲门在内部并未设置有防潮结构,在钢木装甲门使用一段时间后,环境中的潮气易侵入钢木装甲门内,使钢木装甲门内的木质材料受潮,导致结构强度受到影响,大大降低了钢木装甲门的质量,在钢木装甲门生产过程中直接通过粘胶对于各个门板材料进行粘接压合,并未提供一定温度、压强,导致各个板材组合效果不牢固,需要进行一定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木装甲防火门及其制造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钢木装甲门在内并未设置有任何隔音材料,导致钢木装甲门的整体隔音性不佳,且传统的钢木装甲门在内部并未设置有防潮结构,在钢木装甲门使用一段时间后,环境中的潮气易侵入钢木装甲门内,使钢木装甲门内的木质材料受潮,导致结构强度受到影响,大大降低了钢木装甲门的质量,在钢木装甲门生产过程中直接通过粘胶对于各个门板材料进行粘接压合,并未提供一定温度、压强,导致各个板材组合效果不牢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木装甲防火门,包括门框、钢木装甲门主体、外层实木板、防火内板和钢内芯板,所述门框的内部通过合页安装有钢木装甲门主体,所述门框的底部开设有底槽。
优选的,所述门框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门框侧槽,门框侧槽关于钢木装甲门主体的纵向中心轴对称开设有六个。
优选的,所述钢木装甲门主体的正面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门外拉板,钢木装甲门主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花纹。
优选的,所述钢木装甲门主体的顶面两角处固定安装有包边片,钢木装甲门主体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外垫。
优选的,所述钢木装甲门主体由外层实木板、防火内板、防潮内板、隔音降噪板与钢内芯板组成,所述钢内芯板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粘胶粘接固定有隔音降噪板,所述隔音降噪板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粘胶粘接固定有防潮内板,所述防潮内板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粘胶粘接固定有防火内板,所述防火内板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粘胶粘接固定有外层实木板。
优选的,所述外层实木板、防火内板、防潮内板与隔音降噪板均关于钢内芯板的纵向中心轴对称安装有两个。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钢木装甲防火门的制造工艺,该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先选择合适的外层实木板、防火内板、防潮内板、隔音降噪板与钢内芯板材料,对于选择的各个门板材料进行测量,量取合适的宽度、长度与厚度并且划线标记,备用;
S2、将测量标记好的门板材料分别安装在切割设备上,对于各个门板材料根据划线标记进行切割,切割成同等大小、不同厚度的门板材料;
S3、将切割后的各个门板材料置于烘干机内,提高烘干机内的温度,对于各个门板材料进行一段时间的烘干,保持各个门板材料的整体干燥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涛涛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涛涛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36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埋式滴灌管的试验站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声表面波滤波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