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3682.3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1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谷彦涛;代斌;牟珊珊;曾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2 | 分类号: | F25B43/02;F25B31/00;F25B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汪海屏;王淑梅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机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设有排油口;抽油组件,连接气液分离器,抽油组件设有抽油通道,抽油通道连通排油口,抽油组件提供抽吸力。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机组通过抽油组件增加排油动力,使得气液分离器中的油能够从排油口抽出,避免气液分离器堵塞,同时,将该部分油回流到压缩机,避免压缩机的油量持续减少,保证了整个空调机组的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风冷热泵机组,一般配有气液分离器。系统中的油随冷媒流经气液分离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导致油被留存在气液分离器内,如果不及时将这部分油排出,油会越积越多,导致气液分离器堵塞,故需要通过一定的措施将这部分油排出。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气液分离器100’的底部开设排油口以及管路,这样油就可以从气液分离器100’中排出,回流到压缩机200’,由于油的粘度较大,在排油的动力不足时,回油效率低,依然会造成气液分离器100’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设有排油口;抽油组件,连接气液分离器,抽油组件设有抽油通道,抽油通道连通排油口,抽油组件提供抽吸力。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机组,在气液分离器上设有排油口,还包括与气液分离器连接的抽油组件,抽油组件的抽油通道连接排油口,抽油组件提供抽吸力,使得气液分离器内部的油可以从排油口顺利流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机组通过抽油组件增加排油动力,使得气液分离器中的油能够从排油口抽出,避免气液分离器堵塞,同时,将该部分油回流到压缩机,避免压缩机的油量持续减少,保证了整个空调机组的正常工作。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机组,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空调机组还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具有进气端,抽油通道连通进气端。
在该设计中,抽油通道将气液分离器中抽出的油输送到压缩机,为压缩机供以其正常工作需要的油,使得油进入系统循环,避免了油的浪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抽油组件包括:抽油管,抽油管的第一端连接排油口;文丘里管,文丘里管内设有抽油通道,抽油通道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文丘里管还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连通抽油通道的抽油口,抽油管的第二端连接抽油口;沿抽油通道的延伸方向,抽油通道位于进气口处的流通面积大于抽油通道位于连接部处的流通面积。
在该设计中,根据文丘里效应原理,流速快的地方压力低,气液分离器中的压力大于抽油通道位于连接部处的压力,气液分离器和抽油通道之间形成了压力差,抽油管的第一端连接排油口,抽油管的第二端连接抽油口,由于压力差的存在,文丘里管将油从气液分离器中顺利抽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压缩机还具有排气端;空调机组还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第一端连接排气端,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连接进气口;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第一端连接排气口,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连接进气端。
在该设计中,将第一连接管的第一端连接排气端,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连接进气口,压缩机将排气送入进气口,空调机组通常包括压缩机,本发明的空调机组不需要外部气源,通过压缩机的气体循环为抽油件提供流动气体,另外,第二连接管的第一端连接排气口,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连接进气端,使得排气口排出的油可以回流到压缩机,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空调机组还包括:电磁阀,设于抽油管上。
在该设计中,电磁阀设于抽油管上,可以根据工况变化,如水温、环境温度、压缩机负载等变化,通过电磁阀的通断或电磁阀的开口大小,对排油口的排油量进行控制,不会导致过多的冷媒跟油一起回到压缩机,保证压缩机乃至整个空调机组的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36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