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跨度桥梁施工监控管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3965.8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9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申锦文;许崇利;徐之豪;夏继军;涂梦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衢州市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E01D21/00;F16M11/08;F16M11/18;F16M11/20;G06Q50/08;G08C17/02;H04N7/1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李铃 |
地址: | 3240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跨度 桥梁 施工 监控 管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跨度桥梁施工监控管理设备,属于桥梁施工管控技术领域,包括立柱以及立柱上所设置的智慧控制系统,所述立柱的顶部开设有驱动槽,并且立柱顶部对应驱动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卡接有轴承。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电动推杆、第一信息采集设备、第二信息采集设备、探伤机、遥控器、微控制器、中央处理器、BIM存储模块以及BIM编辑模块之间的互相配合,能够在较高的程度上避免错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且与BIM技术互相配合使用,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远处的监控室内便可如身临其境般观察大跨度桥梁施工监控部位的三维体积动态场景,更具备形象管理,更具有全局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管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跨度桥梁施工监控管理设备。
背景技术
大跨度桥梁是指跨越大江、大河和大海的桥梁、城市高架桥等。桥面多由许多中空结构的钢箱组成,俗称钢箱梁,具有此结构的桥梁有时简称钢箱桥。由于跨度大,桥面自身上下振幅也大,比如,负载时,桥面中央区域设计允许振幅达1米之多(即允许桥面下沉1米):钢材热容性差,其表面温度随环境温度的不同而变化,且中空结构不通风,在夏季,桥面温度比普通钢架桥桥面温度高出10℃还多。所有这些意味着对大跨度钢箱桥桥面的铺装材料有特定的要求,首先为避免加大自重而过载,要求铺装面层厚度小于8cm,同时在满足强度、密封性等前提下还要求有一定的柔软性,高温、低温时的稳定性、抗裂性、抗疲劳性,能与钢材热胀冷缩同步而不断裂。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建筑信息模型或建筑资讯模型一词由Autodesk所创的。它是来形容那些以三维图形为主、物件导向、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当初这个概念是由Jerry Laiserin把Autodesk、奔特力系统软件公司、Graphisoft所提供的技术向公众推广。
在修建大跨度桥梁时,对施工要求极高,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错,一般会在施工现场搭建一定量的监控设备,便于相关技术工作人员了解施工现场,然而,现有的大跨度桥梁施工监控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有一些不足之处,当需要观看某一细节部位时,多是直接进行调节现象所搭建的监控设备的焦距,对监控设备的性能要求较高,且通过调节焦距,虽然能够近距离观察,但是却缩小了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全局观较差,且相关工作人员在监控室内所观看到的施工现场多为平面结构信息,不利于工作人员判断出错原因,因此,现阶段市场上亟需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跨度桥梁施工监控管理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大跨度桥梁施工监控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有一些不足之处,当需要观看某一细节部位时,多是直接进行调节现象所搭建的监控设备的焦距,对监控设备的性能要求较高,且通过调节焦距,虽然能够近距离观察,但是却缩小了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全局观较差,且相关工作人员在监控室内所观看到的施工现场多为平面结构信息,不利于工作人员判断出错原因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跨度桥梁施工监控管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跨度桥梁施工监控管理设备,包括立柱以及立柱上所设置的智慧控制系统,所述立柱的顶部开设有驱动槽,并且立柱顶部对应驱动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卡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与第一信息采集设备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侧面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所述第一调节座远离第二调节座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置物槽的内表面铰接,所述第一调节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表面通过第二销轴与活动座相近的一面铰接,所述固定座远离活动座的一面与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位于置物槽内侧壁所开设的凹槽内,所述第二调节座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衢州市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衢州市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39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式高压储能医用电磁注射器
- 下一篇:助眠保健新型天然果汁饮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