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中医复合疗法治疗不孕症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644477.9 申请日: 2020-07-02
公开(公告)号: CN111643638A 公开(公告)日: 2020-09-11
发明(设计)人: 贾锐;李建武;丁凌 申请(专利权)人: 贾锐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5/08;A61K33/1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58030 河南省鹤壁市***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中医 复合 疗法 治疗 不孕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中医复合疗法治疗不孕症的方法。首先用灌肠药物组方制备的中药液进行灌肠,灌肠前嘱患者排空膀胱,灌肠时取侧卧位,将一次性灌肠管插入肛门10cm,然后将温度37℃的药液倒入灌肠袋内在15min内缓慢注入肛门,灌肠后需卧床半小时以上,每天一次;同时服用口服药物组方熬制的中药液配合治疗,口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温服;二者10天为一疗程周期,经期停用,第1个疗程周期治疗未妊娠者,从月经后第2天进入第2个疗程周期应用原方案治疗,连续治疗3‑6个疗程周期即可治愈或好转。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中医复合疗法再结合多种中药材配制而成的药液,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中医复合疗法治疗不孕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有着无数个因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而到处求医问药的女性,在这部分女性中,因患盆腔炎而导致不孕的入占了很大一部分,大约占有百分之三十的比例。从目前情况来,盆腔炎已经成为女性无法孕育新生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同时此病也被子称为妇科疾病中的顽疾,是重点攻克的对象。盆腔炎就是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以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以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及输卵管卵巢炎最为常见,正是因为盆腔炎性疾病是以输卵管炎及输卵管卵巢炎最为常见,所以就更容易导致输卵管的病变,使输卵管活动受限,输卵管通而不畅,甚至是输卵管梗阻的发生,也就更容易导致输卵管性不孕。而输卵管炎性阻塞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慢性输卵管炎症所致输卵管阻塞,主要原因在于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炎症的病变。炎症不仅能引起输卵管阻塞,还可以因瘢痕形成使管壁僵硬和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输卵管蠕动。同时输卵管内膜因炎症破坏,可影响纤毛运动。所有这些都能妨碍精子、卵子的通过、结合、移植等,从而造成不孕不育。由于慢性盆腔炎病程长,易反复发作,长期应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治疗效果较差。采用激光灯手术治疗易损伤身体,且疗效不佳。服用中药容易刺激胃粘膜,且疗效慢,治愈率较低。现也有利用灌肠治疗的,但是由于所制中药液体不合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采用了中医复合疗法再结合多种中药材配制而成的药液,利用药液内含多种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药物成份,再结合灌肠及口服复合疗法的双管齐下的治疗方式,在口服药物进入胃及肠道吸收的前提下,且利用灌肠在直肠与盆腔的解剖位置,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肠壁粘膜的吸收及渗透作用可以更有效地被吸收,起效快,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一种用中医复合疗法治疗不孕症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中医复合疗法治疗不孕症的方法为首先用灌肠药物组方制备的中药液进行灌肠,灌肠前嘱患者排空膀胱,灌肠时取侧卧位,将一次性灌肠管插入肛门10cm,然后将温度37℃的药液倒入灌肠袋内在15min内缓慢注入肛门,灌肠后需卧床半小时以上,每天一次;同时服用口服药物组方熬制的中药液配合治疗,口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温服;二者10天为一疗程周期,经期停用,第1个疗程周期治疗未妊娠者,从月经后第2天进入第2个疗程周期应用原方案治疗,连续治疗3-6个疗程周期即可治愈或好转。

所述的灌肠药物的组方为:丹参25-35g、金银花15-25g、虎杖15-25g、川芎10-20g、延胡索10-20g、路路通10-20g、当归8-14g、皂角刺10-20g、乳香8-12g、没药8-12g、川牛膝10-20g、香附8-12g、续断12-18g、紫石英12-18g、蒲公英8-12g、红花8-12g、三棱10-20g、莪术10-20g、甘草4-8g;其灌肠药物的制作方法为按配方把所述药材清洗干燥,按量配好搅拌均匀后置入容器内,加入水500ml,先浸泡90-120分钟,然后先用大火煎煮,煮沸后,再用小火煎煮,煎煮到容器内剩余150ml时,将药液用滤网滤出,最后装瓶密封待灌肠时使用,在灌肠的同时配合口服熬制的中药液药物进行治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锐,未经贾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44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