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海上互联电力系统的自动准同期并网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5170.0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6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倪群辉;刘国锋;万光芬;侯炜;魏澈;石勇;邱银锋;赵健龙;王栎涛;高璇;张丽娜;李雪;王凯藤;张昊;李强;胡意茹;车久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8 | 分类号: | H02J3/08;H02J3/4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孙楠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海上 电力系统 自动 同期 并网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适用于海上互联电力系统的自动准同期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两个平台间同期开关两侧的电压,并实时计算同期开关两侧电压的频差、相差和压差;
S2、根据计算的频差和压差值,对两个平台间的多台机组进行频率和电压的自动调节;
S3、判断是否满足合闸条件,当满足合闸条件时,根据设定的导前时间,发出合闸指令,实现自动准同期并网;
所述自动调节包括以下步骤:
S21、自动准同期主机根据计算的频差、相差和压差值,以及两侧电压特征,通过预先设定的周期性脉冲下发加速/减速、升压/降压指令给自动准同期主机所在平台的机组,同时通过预先设定的周期性脉冲下发减速/加速、降压/升压指令给自动准同期从机;
S22、自动准同期从机接收到自动准同期主机发出的减速/加速、降压/升压指令后,转换为周期性脉冲的硬接点信号,对该从机所在平台上同一母线上并联的多台机组采用相同的等量调节策略;
所述自动准同期主机与自动准同期从机之间采用GOOSE信号传输调节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准同期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准同期主机和自动准同期从机分别设置在两个不同的平台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准同期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采用电压互感器检测自动准同期主机同期点开关两侧的电压信号,并将该电压信号经A/D转换后完成电压采样;根据采集的电压信号,计算出同期开关两侧电压的幅值、频率、压差、频差和相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准同期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减速/加速、降压/升压的输出时间为周期性的方波,输出脉宽和周期时间为预先设定,并对自动准同期主机所在平台上同一母线上并联的多台机组采用相同的等量调节策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准同期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期开关两侧电压频率调节范围为49.5HZ到50.5Hz。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准同期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期开关两侧电压调节范围为0.9倍额定电压到1.1倍额定电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准同期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闸条件为:当自动准同期主机检测同期开关两侧电压的频差、相差满足预先设定的定值,并根据设定的导前时间满足角差要求时,则满足合闸条件。
8.一种适用于海上互联电力系统的自动准同期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计算模块、自动调节模块和并网模块;
所述采集计算模块采集两个平台间同期开关两侧的电压,并实时计算同期开关两侧电压的频差、相差和压差;
所述自动调节模块根据计算的频差和压差值,对两个平台间的多台机组进行频率和电压的自动调节;
所述并网模块判断是否满足合闸条件,当满足合闸条件时,根据设定的导前时间,发出合闸指令,实现自动准同期并网;
所述自动调节包括以下步骤:
S21、自动准同期主机根据计算的频差、相差和压差值,以及两侧电压特征,通过预先设定的周期性脉冲下发加速/减速、升压/降压指令给自动准同期主机所在平台的机组,同时通过预先设定的周期性脉冲下发减速/加速、降压/升压指令给自动准同期从机;
S22、自动准同期从机接收到自动准同期主机发出的减速/加速、降压/升压指令后,转换为周期性脉冲的硬接点信号,对该从机所在平台上同一母线上并联的多台机组采用相同的等量调节策略;
所述自动准同期主机与自动准同期从机之间采用GOOSE信号传输调节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51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