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汽吞吐井间汽窜程度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5663.4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4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萌;庞占喜;蔡龙浩;方梁锋;闫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43/30;E21B49/00;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德斌;姚亮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吞吐 井间汽窜 程度 测定 方法 | ||
1.一种蒸汽吞吐井间汽窜程度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无因次汽窜时间和无因次温度增量计算得到蒸汽吞吐井间汽窜程度评价指数,并利用该评价指数评价蒸汽吞吐井间汽窜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如下公式(1)计算得到蒸汽吞吐井间汽窜程度评价指数Esc:
其中,tD为蒸汽吞吐井不同汽窜通道的无因次汽窜时间;
TD为蒸汽吞吐井不同汽窜通道的无因次温度增量;
nc为蒸汽吞吐井的井间汽窜通道数量,无因次;
i表示第i个发生汽窜的井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利用蒸汽吞吐井发生汽窜时,与之形成蒸汽吞吐汽窜井对的吞吐井的总注汽时间、以及注汽、焖井、生产总时间来计算得到无因次汽窜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如下公式(2)计算得到无因次汽窜时间tD:
其中,tir为蒸汽吞吐井发生汽窜时,与之形成蒸汽吞吐汽窜井对的吞吐井的总注汽时间,d;
Tir为蒸汽吞吐井发生汽窜时,与之形成蒸汽吞吐汽窜井对的吞吐井的注汽、焖井、生产总时间,d。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利用蒸汽吞吐井发生汽窜时刻起到井底温度增至最大值所经历的时间、蒸汽吞吐井发生汽窜时刻起到井底温度增至最大值所经历的时间内,与之形成蒸汽吞吐汽窜井对的吞吐井的注汽速度、蒸汽密度、蒸汽热焓值、蒸汽吞吐井发生汽窜时刻起到井底温度增至最大值所产生的温度增值、蒸汽吞吐汽窜井间的汽窜体积、和油层热容量计算得到所述无因次温度增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如下公式(3)计算得到所述无因次温度增量TD:
其中,Δt为蒸汽吞吐井发生汽窜时刻起到井底温度增至最大值所经历的时间,d;
Qs(t)为Δt时间内,与发生汽窜的吞吐井形成蒸汽吞吐汽窜井对的吞吐井的注汽速度,m3/d;
hs为蒸汽热焓值,kJ/kg;
ΔT为蒸汽吞吐井发生汽窜时刻起到井底温度增至最大值所产生的温度增值,℃;
Vsf为蒸汽吞吐汽窜井间的汽窜体积,m3;
MR为油层热容量,kJ/(m3·℃);
ρ—蒸汽密度,kg/m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利用蒸汽超覆系数、油层有效厚度、蒸汽吞吐汽窜井间的加热半径、和井距计算得到蒸汽吞吐汽窜井间的汽窜体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利用蒸汽超覆系数、油层有效厚度、蒸汽吞吐汽窜井间的加热半径、和井距计算得到蒸汽吞吐汽窜井间的汽窜体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如下公式(4)计算得到蒸汽吞吐汽窜井间的汽窜体积Vsf:
其中:fh为蒸汽超覆系数,无因次;
ht为油层有效厚度,m;
Rh为蒸汽吞吐汽窜井间的加热半径,m;
L为井距,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定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如下公式(4)计算得到蒸汽吞吐汽窜井间的汽窜体积Vsf:
其中:fh为蒸汽超覆系数,无因次;
ht为油层有效厚度,m;
Rh为蒸汽吞吐汽窜井间的加热半径,m;
L为井距,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56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物及由其制备的孕镶块磨损件
- 下一篇:灾害预警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