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功率光热电站蒸汽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6077.1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0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陈玉翔;徐慧强;韩嘉栋;王景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2B1/00 | 分类号: | F22B1/00;F22B37/22;F22B37/14;F22B37/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78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功率 光热 电站 蒸汽 发生 装置 | ||
一种用于大功率光热电站蒸汽发生装置,它涉及电力和化工系统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大功率换热电站采用传统釜式再沸器,面临制造难度大、成本高以及蒸汽品质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汽包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在蒸发器A和蒸发器B上方,汽包的一端设有给水进口,所述给水进口与汽包的储水区相连通,汽包的上部沿汽包的轴线方向设有若干蒸汽出口,汽包内部的储水区通过若干个下降管分别与蒸发器A和蒸发器B上部连通,蒸发器A和蒸发器B底部分别通过若干个上升管与汽包内部的汽水分离区连通,汽水分离区的排气口与汽包上设置的蒸汽出口连通,汽水分离区的排水口与汽包内部的储水区连通。本发明用于实现上升管非受热状态下的汽水自然循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和化工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功率光热电站蒸汽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一直非常重视新能源的 开发和利用,其中利用太阳能发电是缓解甚至解决能源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世界各国也 都在做积极的努力。而光热发电蒸汽发生系统是重要的换热设备,其中蒸汽发生装置是一 个主要组成设备,其作用是将预热器加热后的近饱和状态的水通过换热转换成饱和蒸汽, 一般小功率光热电站该装置主要采用的是釜式再沸器,而对于大功率光热电站如果采用釜 式再沸器,将面临制造难度大、成本高以及蒸汽品质低等问题,特此设计一套由两台蒸发 器管壳式换热器设备和一台汽包组成的蒸汽发生装置,该装置结构相对简单、制造容易、 成本较低、便于维护,并且由于汽包中含有高效的汽水分离装置使得蒸汽品质大幅提高。
综上所述,现有的大功率换热电站采用传统釜式再沸器,面临制造难度大、成本高以 及蒸汽品质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大功率换热电站采用传统釜式再沸器,面临制造难度 大、成本高以及蒸汽品质低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大功率光热电站蒸汽发生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大功率光热电站蒸汽发生装置,它包括汽包1、蒸发器A5、蒸发器B9、若干下降管2和若干上升管3,蒸发器A5和蒸发器B9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汽包1沿水 平方向平行设置在蒸发器A5和蒸发器B9上方,蒸发器A5和蒸发器B9的一端上部分别 设有管程进口4,蒸发器A5和蒸发器B9的一端下部分别设有管程出口7,汽包1的一端 设有给水进口10,所述给水进口10与汽包1的储水区相连通,汽包1的上部沿汽包1的 轴线方向设有若干蒸汽出口11,汽包1内部的储水区通过若干个下降管2分别与蒸发器 A5和蒸发器B9上部连通,蒸发器A5和蒸发器B9底部分别通过若干个上升管3与汽包 1内部的汽水分离区连通,汽水分离区的排气口与汽包1上设置的蒸汽出口11连通,汽 水分离区的排水口与汽包1内部的储水区连通。
进一步地,蒸发器A5通过四个下降管2与汽包1内部的储水区连通,蒸发器B9通 过四个下降管2与汽包1内部的储水区连通。
进一步地,蒸发器A5底部通过四个上升管3与汽包1内部的汽水分离区连通,蒸发器B9底部通过四个上升管3与汽包1内部的汽水分离区连通。
进一步地,汽包1与蒸发器A5和蒸发器B9竖直方向上保持一定距离,以保持自然循环倍率。
进一步地,水平方向汽包1轴线位于蒸发器A5和蒸发器B9的轴线中间,三者保持平行。
进一步地,汽水分离区为卧式高效汽水分离装置。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若干蒸发器支座6和若干基础支座8,蒸发器A5的正下方沿其轴线方向设有若干基础支座8,蒸发器A5通过若干蒸发器支座6固定在基础支座8上, 蒸发器B9的正下方沿其轴线方向设有若干基础支座8,蒸发器B9通过若干蒸发器支座6 固定在基础支座8上。
进一步地,蒸发器A5的正下方沿其轴线方向设有三个基础支座8,每个基础支座8与蒸发器A5之间通过两个蒸发器支座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6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