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歇式中药粉碎机及其粉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6343.0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0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哲;沈轲;赵小波;陈振木;成泰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18/12 | 分类号: | B02C18/12;B02C18/24;B02C18/16;B02C18/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万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余冬 |
地址: | 325006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歇 中药 粉碎机 及其 粉碎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歇式中药粉碎机及其粉碎方法,包括底座,底座的一侧设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升降架,升级架顶端设有扭转电机,扭转电机的输出端经旋转块连接有连桶套;所述底座的一侧还设有电机室,电机室内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电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桶套上连接有粗粉碎筒和细粉碎筒;所述粗粉碎筒内设有刀片轴,刀片轴上设有粗粉碎刀片;所述细粉碎筒的底部设有具有转动轴的转动盘,转动盘的中部设有细粉碎刀片;所述转动盘底面上还设有多个围绕所述细粉碎刀片的细磨凸起;所述连接块与刀片轴或转动轴键连接。本发明能够提高中药粉碎的效果,获得足够细小的细粉,而且粉碎快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粉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间歇式中药粉碎机及其粉碎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全世界主要中药生产国,其产量也是世界第一。当前,中药及其相关药物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药品市场上处于劣势,这证明了超细交叉技术在中药生产和临床应用中的功效。加快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对于单剂量或复合药物而言,微粉化是否必要对微粉化是否充分利用其有效性至关重要。因此,在使用这种技术时,中医研究与开发的成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必须统一起来,不只要灵活运用现代先进技术的优越性,而且要获得潜在的定性效果。用中药治疗该病,使其作用能更好地发挥。中药粉碎装置装置是利用粉碎物料受到冲击、摩擦及物料彼此间冲击等综合作用获得粉碎。常规的粉碎设备往往造价昂贵,粉碎效果和效率偏低,而且无法获得足够细小的细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歇式中药粉碎机及其粉碎方法。本发明能够提高中药粉碎的效果,获得足够细小的细粉,而且粉碎快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间歇式中药粉碎机,包括底座,底座的一侧设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升降架,升级架顶端设有扭转电机,扭转电机的输出端经旋转块连接有连桶套;所述底座的一侧还设有电机室,电机室内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桶套上连接有粗粉碎筒和细粉碎筒;所述粗粉碎筒内设有刀片轴,刀片轴上设有粗粉碎刀片;所述细粉碎筒的底部设有具有转动轴的转动盘,转动盘的中部设有细粉碎刀片;所述转动盘底面上还设有多个围绕所述细粉碎刀片的细磨凸起;所述连接块与刀片轴或转动轴键连接。
上述的间歇式中药粉碎机,所述粗粉碎筒底面设有同心的第一卡套环和第二卡套环;所述细粉碎筒的底面设有同心的第三卡套环和第四卡套环;所述电机室的上端设有连接垫,连接垫上设有中空环形的连接部;所述连接块嵌设在连接部内,连接块与连接部之间形成嵌设槽;所述嵌设槽与第一卡套环或第三卡套环相配合;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壁与第二卡套环或第四卡套环相贴合。
前述的间歇式中药粉碎机,所述粗粉碎刀片包括与刀片轴连接的方形片,方形片的两侧设有倾斜向上的第一刀片,方形片的另外两侧设有倾斜向下的第二刀片。
前述的间歇式中药粉碎机,所述粗粉碎筒的内侧壁上设有多条碰撞条。
前述的间歇式中药粉碎机,所述细粉碎刀片呈Z字形,所述的细磨凸起呈直角弧面形。
前述的间歇式中药粉碎机,所述细粉碎筒的侧壁上端设有挤压片连接件,挤压片连接件经扭簧连接有柔性挤压片。
前述的间歇式中药粉碎机,所述粗粉碎筒的侧壁上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滤网,
前述的间歇式中药粉碎机的粉碎方法,将中药原材料倒入粗粉碎筒,将粗粉碎筒中的刀片轴与连接块连接,然后启动旋转电机带动粗粉碎刀片进行快速粗粉碎,粗粉碎后由升降电机带动升降架上升,升降架上升后由扭转电机带动连桶套翻转180°,粗粉碎后的中药落入细粉碎筒内,接着升降电机带动升降架下降,下降后使得细粉碎筒上的转动轴与连接块连接,再启动旋转电机带动细粉碎刀片转动,并配合细磨凸起对粗粉碎后的中药进行细粉碎,完成中药粉碎过程。
前述的间歇式中药粉碎机的粉碎方法,所述旋转电机进行间歇式转动或正反式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63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离层光度计的干扰光消除结构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