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皮石斛的单芽繁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6716.4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1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贵林;张伟;刘凯月;杨迪;张达;赖广洪;卢运明;黎广雄;吴俊;冯柳娟;吴瑕;李彦;黄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航天食品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00 | 分类号: | A01G2/00;A01G22/63;A01G24/23;A01G24/25;A01G24/28;A0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皮 石斛 繁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皮石斛的单芽繁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铁皮石斛鲜茎,切段,每段包含单个腋芽,脱水后使用6‑苄氨基嘌呤浸泡;(2)将激素浸泡后的铁皮石斛鲜茎移至培养基质上,催芽后分株栽种。本发明将铁皮石斛鲜茎切段获得含有单个有效腋芽的茎段,再将茎段脱水并使用激素处理后催芽,得到铁皮石斛幼苗,完成铁皮石斛的无性繁殖。所述方法的单芽繁殖率可达到80%以上,而且整个繁育过程相对简单,投入的生产成本极低,生产时间较短;且相较于传统的茎段扦插繁殖,本发明大大提高了铁皮石斛的成苗率,为生产种苗的短缺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人工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皮石斛的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铁皮石斛的单芽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热带亚热带附生草本植物,又名黑草节,俗称铁皮枫斗,为我国特有的名贵药材,现国内主要分布在云、贵、川和华南诸省。目前,随着消费群体和市场需求量的逐年激增,广东地区铁皮石斛的规模生产发展速度较快,相关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逐步开展铁皮石斛人工繁殖、规模栽培和药用成分的研究。
石斛的繁殖方法主要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铁皮石斛种苗大多是通过其种子无菌快繁获得,即铁皮石斛的有性繁殖,但铁皮石斛的种子极小、无胚乳,自然条件下需与真菌共生才能萌发,要获得种子外植体很难,因此很难用实生苗栽培。而且,这种途径培育出来的种苗遗传特征可能会相对母本材料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其品质。同时,组培育苗也存在着培养成本高、培养操作繁琐、污染率高、培养周期长、种性退化等问题,阻碍铁皮石斛种苗的商业化发展。
CN102301953A公开了一种规模化高效快速繁殖铁皮石斛试管苗的方法:所述方法将铁皮石斛蒴果内的种子播种于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并进一步形成小芽;将小芽置于壮苗培养基中培养2~2.5个月,小芽变成具有叶并带有幼根的小苗,再转移到壮苗生根培养基中,并将加封口膜移至有外遮荫的大棚温室苗床上,给予太阳光或自然光,培养2~3个月后移栽到温室大棚内的栽培基质中,培养24~30个月即可。该发明具有污染少,种子萌发率高,变异率低,种苗健壮等优势,但是培养周期长,培养操作繁琐。
铁皮石斛的无性繁殖是保持母本性状较为理想的一种繁殖方法,主要可分为三种方法。
一是分株繁殖:在春季和秋季进行,以3月底或4月初石斛发芽前为好。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根系发达、萌发多的1~2年生植株作为种株,将其连根拔起,按茎数的多少分成若干丛,每丛须有茎4~5枝。其缺点在于繁殖系数低,不利于大量繁殖。
二是扦插繁殖:一般在春、夏季进行,将植株肉质茎分为多段,每段带2~4节,插于基质中,待生根后再移植于盆中。其优点在于能够保持母株优良性状,育苗成本低;不足之处是幼苗整齐度较差、生长势较弱、一次性成苗量偏少,不利于标准化的规模栽培。
三是高芽繁殖:多在春季或夏季进行,选取3年以上的石斛植株,每年茎上都要萌发腋芽(也叫高芽),并长出气生根,成为小苗,当其长到5~7厘米时,即可割下移栽。这种繁殖方式简捷易操作,但形成高位芽数量有限,整齐度欠缺且易产生变异,规模生产一般不采用此法。
因此,提供一种适用于规模化生产,且萌芽率和成苗量较高的铁皮石斛的栽培方法,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皮石斛的单芽繁殖方法,所述方法步骤较为简单,萌芽率和成苗量较高,且生产成本低,生产时间短。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皮石斛的单芽繁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航天食品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航天食品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67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