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灌注桩施工的MPJ施工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6761.X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1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陈凯;王开强;李继承;王星;魏倩;伍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5/36;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乐综胜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灌注 施工 mpj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灌注桩施工的MPJ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准备、放线定位,对桩位进行放样;在相应桩位进行钻孔;在桩孔内下放钢筋笼;在桩孔中插入混凝土导管,并通过混凝土导管对桩孔进行清孔;向桩孔底注入缓沉处理剂;向桩孔内浇筑混凝土。本发明有效延缓泥浆中夹渣沉淀;缩短了清孔时间,解决了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超标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灌注桩施工质量,现场施工便捷,功效高,易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注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灌注桩施工的MPJ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工艺原因,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二清完成和浇筑混凝土两个工序间,存在泥浆没有循环流动的时间段。静止时间长,会导致泥浆中携带的土颗粒迅速沉降,形成沉渣,最终导致桩基承载力不足等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灌注桩施工的MPJ施工工法,有效延缓泥浆中夹渣沉淀;缩短了清孔时间,解决了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超标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灌注桩施工质量,现场施工便捷,功效高,易操作。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灌注桩施工的MPJ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放线定位,对桩位进行放样;
2)在相应桩位进行钻孔;
3)在桩孔内下放钢筋笼;
4)在桩孔中插入混凝土导管,并通过混凝土导管对桩孔进行清孔;
5)向桩孔底注入缓沉处理剂;
6)向桩孔内浇筑混凝土。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的的步骤5)中,所述的缓沉处理剂是由具有增粘作用的处理粉剂与水或者泥浆混合而成。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的步骤5)中,使用注浆泵机通过高压软管伸入至桩孔底逐渐注入缓沉处理剂,并充满桩孔底。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清孔完成后60min内,将缓沉处理剂的注入桩孔底。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的步骤5)中,桩孔内的缓沉处理剂液面高度与桩孔底之间的距离为1~3m或缓沉处理剂注满全孔,且缓沉处理剂液面没过桩孔内混凝土导管的管底出口。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的步骤1)之前,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准备,完成场地平整,水电布置,清理桩位表面障碍物。
在所述的步骤2)中,通过钻机钻孔至指定深度后,对孔深、孔位、孔形、孔径及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的4)中,混凝土导管的下口插入桩孔内,至桩孔底的距离为300~500m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在清孔完成和混凝土浇筑两道工序之间,在灌注桩孔底一定范围内注入缓沉处理剂,一方面有效延缓泥浆中夹渣沉淀;另一方面缩短了清孔时间,解决了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超标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灌注桩施工质量,现场施工便捷,功效高,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灌注桩施工的MPJ施工工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灌注桩施工的MPJ施工工法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桩孔,2-泥浆,3-处理剂制备罐,4-注浆泵机,5-高压软管,6-缓沉处理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67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