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方结构BaMoO4 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6882.4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2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谭大勇;肖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G39/00 | 分类号: | C01G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刘妮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bamo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方结构BaMoO4及其制备方法,六方结构BaMoO4为白钨矿结构BaMoO4(I41/a,No.88,Z=4)的一种高压多型,空间群为:R‑3m,No.166,晶格常数为:该黑色固态粉晶以白钨矿结构BaMoO4为原料经高温高压处理合成。本发明为研究BaMoO4晶体的高温高压结构相变行为,表征BaMoO4新相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探究BaMoO4电子体系和发光行为的结构特征成为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BaMoO4的晶型,具体涉及一种六方结构BaMoO4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发光材料在光发射器件、固体激光器和闪烁探测器上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室温下,阳离子半径较大的钼酸盐AMoO4(A=Ca,Sr,Ba, Pb)发光材料主要以白钨矿结构形式存在。该结构为四方晶系(I41/a,No.88, Z=4),钼原子与氧原子配位形成[MoO4]2-四面体,A原子与氧原子配位形成[AO8]14-畸变立方体。白钨矿结构钼酸钡(BaMoO4)的光学和热电性能研究显示,该材料的电子体系和发光行为与[MoO4]2-四面体密切相关。
白钨矿结构钼酸钡的高压研究显示,白钨矿结构BaMoO4在常温静水压条件下(5.8GPa、25℃)转变为单斜的褐钇铌矿结构(SG:I2/a,No.15,Z=4);在更高压下(7.2-9.5GPa)转变成为另一未知结构新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BaMoO4的新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为研究BaMoO4晶体的高温高压结构相变行为,表征BaMoO4新相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探究BaMoO4电子体系和发光行为的结构特征成为可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六方结构BaMoO4,该六方结构 BaMoO4的空间群为:R-3m,No.166,晶格常数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的六方结构BaMoO4的制备方法,将单相的白钨矿结构BaMoO4装在T301不锈钢金属腔体内,充入固态氩,在常温下加压至25~30GPa,然后激光加热至温度为1200~2000℃,保温 20~30min,淬火到室温,得到常温常压稳定的六方结构BaMoO4。
优选地,所述加压至27GPa,所述加热至温度为1300℃。
优选地,所述单相的白钨矿结构BaMoO4和压标材料装在金属腔体内,所述压标材料采用红宝石颗粒。
优选地,所述固态氩采用液氮冷凝充入至金属腔体内。
优选地,所述单相的白钨矿结构BaMoO4的制备为:按摩尔比为1:1的量称量BaCO3和MoO3,充分混合并研磨,装入铂金坩埚,在1000℃条件下烧结12h以上,使BaCO3分解完全,继续加温到1200℃,烧结并保温24h 以上,使BaO与MoO3反应生成单相的白钨矿结构BaMoO4。
本发明的六方结构BaMoO4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68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