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内表面淬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7217.7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0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董华枫;孟凡毅;韩雪飞;段衍强;曲富强;韩久富;洪汛;谷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8 | 分类号: | C21D9/08;C21D1/10;C21D1/6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表面 淬火 装置 | ||
1.一种钢管内表面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横梁、副小车、主小车、感应电源铜管,所述横梁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主小车、副小车走行于横梁上,所述感应电源铜管设置在横梁的一端,若干个所述副小车首尾相连,所述主小车与第一个副小车相互连接,待淬火钢管置于若干个副小车之上,并卡接在主小车的一侧;所述感应电源铜管从主小车的另一侧穿过,并插入到待淬火钢管中,所述主小车驱动待淬火钢管旋转行进;
所述副小车包括横向托辊、纵向托辊、托辊翻转驱动气缸、拐臂A,所述横向托辊和纵向托辊分别安装在拐臂A的两端,所述拐臂A的拐点位置通过转轴与车架铰接,所述拐臂A的拐点位置向下设有拉杆连接托辊翻转驱动气缸,所述横向托辊为两个,对称设置,副小车布置数量根据需生产的钢管长度确定;
还包括上下料装置,所述上下料装置包括上下料翻板、拐臂B、翻板驱动气缸,在每一个副小车的纵向托辊的前端都设置有一个上下料翻板,所述上下料翻板连接在拐臂B的一端,所述拐臂B的拐点位置与副小车车架铰接,全部上下料装置的拐臂B的另一端通过连杆相互连接,所述翻板驱动气缸安装在第一个副小车上,驱动拐臂B翻转上下料翻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内表面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从安装感应电源铜管一端整体向下倾斜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内表面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翻板的翻转抬起端为阶梯倾斜设置,阶梯的顶角位置与纵向托辊位置相对应。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钢管内表面淬火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包括:
1)启动翻板驱动气缸将上下料翻板的一端抬起,上下料翻板的阶梯斜边的阶梯顶角将纵向托辊上的钢管顶起,钢管顺着上下料翻板的斜边向下料台架滚落;同时,上料台架的钢管也被上下料翻板抬起并顺着斜边滚落到纵向托辊上,然后将上下料翻板落下;
2)将钢管与主小车的主轴连接,开动主小车带动钢管向感应电源铜管一侧行进,使感应电源铜管深入到钢管内部直至伸出钢管,通过托辊翻转驱动气缸将纵向托辊落下,将横向托辊抬起,启动感应电源铜管加热电源及冷却水对钢管内表面进行淬火,同时启动主轴旋转驱动电机减速机带动钢管旋转;
3)淬火完毕,通过主小车将钢管运回初始位置,将钢管与主小车分离,启动上下料装置,重复上述步骤1)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72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