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设计用三维模型着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7242.5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6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64/379 | 分类号: | B29C64/379;B33Y40/20 |
代理公司: | 湖南企企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57 | 代理人: | 李林凤 |
地址: | 4111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设计 三维 模型 着色 装置 | ||
一种工业设计用三维模型着色装置,包括主管道,主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二管道的下端与第一管道的上端通过密封轴承连接,第二管道的上端与第三管道的下端通过密封轴承连接,第一管道的底部为锥形,第一管道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喷头,第一管道内的3D打印材料可由第一喷头喷出,第一管道的中间位置外圈呈环形分布设置有多个缸体,缸体靠近第一管道的一端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板。一种工业设计用三维模型着色装置,结构简单,可以从第一喷头的不同方向对三维模型进行着色,可以做到3D打印的同时对打印位置进行同步着色,实现自动化着色处理,提高效率,同时也有加速打印材料和着色颜料风干的作用,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设计用三维着色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工业设计用三维模型着色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赋予产品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3D打印技术不仅可以快速制造工件,对于一些零件,甚至可以提供精度足够的成品或者半成品,由于3D打印可以制造极其复杂的零件、不产生废料、单件及小批量成本低等,已经成为制造业一颗璀璨的新星,
然而,对于三维模型着色的技术却步履维艰,现在的工业设计工具中很少能够对三维产品模型进行着色的,导致工业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三维产品模型涂染各种颜色观看效果,操作起来十分费时费力,而且可能需要预制多个三维产品模型,提高了设计成本,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设计用三维模型着色装置,可以快速方便地对三维产品模型着色,渲染出不同的效果,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设计用三维模型着色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工业设计用三维模型着色装置,包括主管道,主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二管道的下端与第一管道的上端通过密封轴承连接,第二管道的上端与第三管道的下端通过密封轴承连接,第一管道的底部为锥形,第一管道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喷头,第一管道内的3D打印材料可由第一喷头喷出,第一管道的中间位置外圈呈环形分布设置有多个缸体,缸体靠近第一管道的一端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板,缸体与对应两侧的支撑板通过铰链连接,支撑板远离缸体的一端与第一管道固定连接,第一管道上套装有截面为矩形的环形管,环形管位于缸体上下两侧的支撑板之间,环形管与供液管相连,环形管靠近缸体的一侧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缸体上对应第一单向阀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缸体底部靠近第一管道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硬管,硬管的下端固定有第二喷头,缸体内配合安装有活塞,活塞的外侧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活动杆,第一管道外圈对应缸体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环形板,第一活动杆远离第一管道的一端与第一环形板内圈通过铰链连接,第一管道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套管,套管在支撑板的上方,套管可在第一管道上转动,套管顶部固定套装有第一环形齿条,套管上方设置有电机,电机的一侧与第一管道侧面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呈竖直设置,输出轴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主动轮,第一主动轮与第一环形齿条啮合配合,套管的底部设置有L型的支架,支架的横杆与套管固定连接,支架的横杆长度小于第一环形板的半径,支架的竖杆竖直向下,支架的竖杆底部固定安装有传动杆,传动杆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滚轮与传动杆通过轴承连接,滚轮与第一环形板的外圈接触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程学院,未经湖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72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缆收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隔断相邻含水层的降水井结构及井壁外回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