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离式微通道热管的手机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7379.0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7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莹;黄栩辉;徐猛;徐勋;洪坚;杨常川;马自强;林婉仪;赵启晨;陈明健;俞志国;陆培林;胡中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4M1/21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唐棉棉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离 式微 通道 热管 手机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离式微通道热管的手机散热装置,包括金属壳体、焊接固定在金属壳体上的箱体和嵌套于金属壳体内的分离式微通道热管,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充电口、进风口、开关、楔形卡扣,箱体内还设有风扇、蓄电池。所述分离式微通道热管包括蒸发段、绝热段、冷凝段,所述蒸发段的首端和尾端分别与绝热段连通,所述蒸发段的首端和尾端之间形成若干树叶枝径状的分歧管路。所述金属壳体上设有活动卡板,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手机。手机通过卡扣夹持在金属壳体上,手机工作产生热量驱动分离式微通道热管工作,实现手机降温功能。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方便携带应用范围广、散热性能良好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分离式微通道热管的手机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的必需品之一。智能手机的性能越来越强,工作热负荷越来越大,但手机的轻薄化成为了潮流,手机内部可设置散热部件的空间有限,无法应用强迫对流的散热技术,手机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导热由手机外壳向外散发,散热效果差,通常导致散热不足导致手机局部温度过高、烫手,过高的温度不仅会降低手机的整体性能、降低手机使用寿命,还可能诱发安全性问题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在当前“5G技术”的风口下,数据传输量大、速度快,对手机散热势必提出更高的要求。
分离式热管是一种新型热管技术,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工质在热管内发生汽化和凝结,蒸发段和冷凝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开灵活布置,冷凝段一般置于蒸发段上方,形成高度差,利用重力驱动冷凝后的工质回流,完成循环。分离式微通道热管还具有结构紧凑和换热性能强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分离式微通道热管的手机散热装置,以提高手机的散热效果,本发明所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分离式微通道热管的手机散热装置,包括金属壳体、分离式微通道热管、散热箱体、活动卡板和金属散热片;所述金属壳体上设置有活动卡板;所述分离式微通道热管嵌套于所述金属壳体内;所述散热箱体内部设置有风扇,其左侧设有散热口、蓄电池组、充电口以及风扇启动开关,前后两侧设有进风口,右侧面上设有楔形卡扣。
所述分离式微通道热管包括冷凝段、绝热段和蒸发段,所述冷凝段设置在散热箱体内部,所述蒸发段位于金属壳体中。
所述蒸发段的首端、尾端分别与绝热段连通,所述蒸发段的首端、尾端之间形成若干树叶枝径状的分歧管路;所述金属散热片紧贴分离式微通道热管蒸发段安装在金属壳体上。
所述活动卡板的长度可根据不同尺寸的手机进行调节,提高装置的适用范围。
所述金属散热片、分离式微通道热管的材质为铜或铝合金。
所述分离式微通道热管蒸发段所用蒸发器为树状流道蒸发器,所述分离式微通道热管内所用工质为去离子水或无水乙醇。
所述树状流道蒸发器,由于树状流道末级分支的流道细小,因此会产生一定的毛细管力,而在中段后由于液体蒸发会带来更大的压差,可以促进热管工质的循环。
所述树状流道蒸发器设置于分离式微通道热管的右下段,偏置放置的方式有利于工质单向循环,而单向循环利于提高热管的传热性能。
所述风扇通过导线与风扇启动开关和蓄电池组相连,所述蓄电池组上安装有充电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73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控屏点胶固化工艺
- 下一篇:一种机械外部清洗用快速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