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饲料抗菌剂、其制备方法、牛至油添加剂及该添加剂在饲料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7599.3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6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粱丽娜;时惠敏;刘爱军;武晓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爱德迪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23K20/111 | 分类号: | A23K20/111;A23K20/158;A23K20/105;A23K20/163;A23K20/24;A23K20/20;A23K20/147;A23K40/10;A23K40/35;C07C67/08;C07C69/157;C07C69/24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安申涛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饲料 抗菌剂 制备 方法 牛至 添加剂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将牛至油用于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饲料抗菌剂、其制备方法、牛至油添加剂及该添加剂在饲料中的应用,饲料抗菌剂由对牛至油先改性后包埋制得;改性为酯化或酰化;改性时使用催化剂;包埋使用乳化剂和吸附剂进行。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牛至油适口性差、无气味残留和易挥发的问题;大大较少用于做预混剂的材料成本问题,使工艺简单化,便于操作;酰化用到的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都是改善动物肠胃的酸化剂,避免对肠胃的刺激;充分利用乳化剂对分子结构进行桥接的特性,充分保证产品的过胃率,从而不在胃部分解,达到最小剂量最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牛至油用于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饲料抗菌剂、其制备方法、牛至油添加剂及该添加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使用于畜牧业大幅度降低了动物的犯病率和死亡率,为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始料未及的负面影响,即细菌的耐药性大大提高。超级细菌的不断产生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安全,每年数以万计的人们因感染抗药细菌而失去生命。因此目前世界范围内都在逐步禁止滥用抗生素。一旦化学合成抗生素被禁止使用,草本植物的抗菌成分如牛至油必然是饲料行业的新宠。
牛至油为黄红色或棕红色精油,主要是由香芹酚、百里酚组成。是我国农业部最近批准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之一,具有清热、化湿、祛暑、解表、理气极强的杀菌、抑菌作用,是一种安全、高效、绿色、无配伍禁忌的纯天然活性成份比较高的中药添加剂。
由于牛至油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动物的适口性较差,对黏膜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添加至动物饲料中严重影响动物的食欲和进食量,目前只能作为辅助抗生素添加使用,并不能单独大量使用,严重限制了其性能的充分发挥。
为了克服牛至油这一缺点目前学者主要采用包埋的方法制成不同的剂型,如专利:适应养殖业的需求如专利牛至油饲料添加剂粉(专利号为CN200510107322.7),还如专利:一种牛至油-B-环糊精包合物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专利号为CN201110125454.8),又如专利:一种可溶性牛至油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为CN201610062014.5)等,这些方法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行业的发展但是并不能彻底解决稳定性差、气味残留和易挥发等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将牛至油应用在饲料中的方案,以克服上述问题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稳定性差、有气味残留和易挥发的问题,牛至油酰化后的产物经动物采食消化,经过胰脂肪酶的降解会转化为相对应的有机酸和牛至油,呈现出良好的缓释过程。释放后的产物在动物体内发挥其杀菌功能,减少了对胃的刺激,减少动物的反胃现象。将牛至油与短碳链有机酸或酸酐,酰氯反应,进行酰化能有效的控制产品的挥发性。牛至油酰化后的产物经动物采食消化,经过胰脂肪酶的降解会转化为相对应的有机酸和牛至油,呈现出良好的缓释过程。释放后的产物在动物体内发挥其杀菌功能,减少了对胃的刺激,减少动物的反胃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饲料抗菌剂,所述饲料抗菌剂由对牛至油先改性后包埋制得;
所述改性为酯化或酰化;
改性时使用催化剂;
所述包埋使用乳化剂和吸附剂进行。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的饲料抗菌剂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牛至油先改性后包埋;
所述改性为酯化或酰化;
改性时使用催化剂;
所述包埋使用乳化剂和吸附剂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为对牛至油中的醛基、酚羟基中的至少一者酯化,或者,对牛至油中的醛基、酚羟基中的至少一者酰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爱德迪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河南爱德迪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75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维C的粉转霜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贻贝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