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轮去毛边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7663.8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9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廖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永辉 |
主分类号: | B23D79/02 | 分类号: | B23D7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1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轮 毛边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毛边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链轮去毛边设备。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手动对链轮表面残留的毛边进行刮除的链轮去毛边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链轮去毛边设备,包括:机身,其底部连接有多个支腿;支架,机身顶部一侧连接有支架;双轴电机,机身一侧安装有双轴电机;大齿轮,双轴电机上连接有大齿轮;换料部件,机身上远离支架的一侧安装有换料部件,换料部件与双轴电机传动连接;去边组件,支架上安装有去边组件。本发明的第二轴间歇性逆时针转动能够使卡柱上的链轮移动至与大齿轮啮合,大齿轮转动能够使链轮转动,卡块能够将卡柱上的链轮挡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毛边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链轮去毛边设备。
背景技术
线切割加工后的链轮表面普遍残留有许多的毛边,为了便于下一步对链轮齿部进行淬火,需要将链轮表面普遍残留的毛边除去,目前一般是人工手动使用刮刀一一将链轮表面普遍残留的毛边刮除,在刮除过程中需要人工不断的手动转动链轮,并需要人工手动不断的移动刮刀才能够将链轮表面普遍残留的毛边刮除,如此刮除效率较为低下,且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并且人工手动刮除毛边时手易被链轮上的毛边划破。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无需人工手动对链轮表面残留的毛边进行刮除的链轮去毛边设备。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需要人工手动对链轮表面残留的毛边进行刮除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手动对链轮表面残留的毛边进行刮除的链轮去毛边设备。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链轮去毛边设备,包括:机身,其底部连接有多个支腿;支架,机身顶部一侧连接有支架;双轴电机,机身一侧安装有双轴电机;大齿轮,双轴电机上连接有大齿轮;换料部件,机身上远离支架的一侧安装有换料部件,换料部件与双轴电机传动连接;去边组件,支架上安装有去边组件。
优选地,换料部件包括:第一轴,机身上靠近双轴电机的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轴;皮带,第一轴与双轴电机之间连接有皮带;第一齿轮,第一轴上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三轴,机身底部靠近第一齿轮的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轴;第二齿轮,第三轴上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单爪卡盘,第三轴上靠近第二齿轮的一侧连接有单爪卡盘;第二轴,机身上远离支架的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轴,槽轮,第二轴的端部连接有槽轮,槽轮与单爪卡盘配合;托料组件,第二轴上靠近机身的一侧安装有托料组件。
优选地,托料组件包括:连接杆,第二轴上靠近机身的一侧连接有多个连接杆;托盘,连接杆上连接有托盘;卡柱,托盘的端部连接有卡柱。
优选地,去边组件包括:导柱,支架上滑动式连接有导柱;楔形压板,导柱的一端连接有楔形压板;第一复位弹簧,导柱上套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楔形压板连接,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架连接;L型压板,导柱的另一端连接有L型压板;刮刀,L型压板上连接有刮刀。
优选地,还包括:卡料组件,卡料组件包括:支柱,机身顶部远离第二轴的两侧均连接有支柱;圆形挤压块,支柱上连接有圆形挤压块;L型楔形块,托盘内滑动式连接有L型楔形块;卡块,L型楔形块上连接有卡块;第二复位弹簧,L型楔形块与托盘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
优选地,还包括:挤压组件,挤压组件包括:支撑杆,第二轴的上部外壁连接有支撑杆;圆环,支撑杆上连接有圆环;楔形挤压块,圆环上连接有多个楔形挤压块,楔形挤压块与楔形压板配合。
(3)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永辉,未经廖永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76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