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层气采出水处理方法及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8013.5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2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文;杨晓峰;李向伟;任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油江汉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16;C02F101/30;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层气 出水 处理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层气采出水处理方法及处理设备,包括:步骤S1:采用电絮凝法对煤层气采出水进行处理;步骤S2:将步骤S1处理后的煤层气采出水输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处理;步骤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煤层气采出水输入砂滤池中进行过滤处理;步骤S4:对步骤S3处理后的煤层气采出水进行电氧化处理以去除煤层气采出水中的COD和/或氨氮。本发明的煤层气采出水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煤层气采出水处理方法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煤层气采出水处理方法及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煤层气采出水主要是指在煤层气生产阶段,通过排采设备排出的煤层地下水。它与油田采出水有着本质的不同,水样澄清后透明清澈,含盐量偏高,含有较多的钙、镁、钠、钾、氯离子、碳酸氢盐等,具有较强的导电性。直接排放势必对周边的植被、农作物及金属管道和构筑物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
现有做法:采用建立大型储水池,根据水质情况不同采用地面蒸发、地面排放、混凝+过滤、简单处理+回注等投资大、建设条件要求高的处理方法,煤层气采出水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影响煤层气的开采,甚至造成停产。
目前,国内随着煤层气开发规模不断扩大,来水水量逐步增大,现有处理设备已不能满足开发的需要。以井场直排或拉运集中处理外排为主的处理方式,存在拉运强度大,运费居高不下等问题,以“混凝沉淀+过滤”为主的煤层气采出水处理工艺,对药剂依赖性强,运行效果不稳定,装置运行对外排污量大,二次污染严重,外排水不达标,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鉴于煤层气采出水具有多样性、水质较为纯净、产水量递减等一系列独有的特点,煤层气采出水处理应力求简约、简单,特别是尽量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以避免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层气采出水处理方法及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煤层气采出水处理方法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煤层气采出水处理方法,包括:步骤S1:采用电絮凝法对煤层气采出水进行处理;步骤S2:将步骤S1处理后的煤层气采出水输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处理;步骤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煤层气采出水输入砂滤池中进行过滤处理;步骤S4:对步骤S3处理后的煤层气采出水进行电氧化处理以去除煤层气采出水中的COD和/或氨氮。
进一步地,煤层气采出水处理方法还包括在步骤S1之前的步骤S01,步骤S01:将煤层气采出水输至曝气池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煤层气采出水处理方法还包括在步骤S1与步骤S01之间的步骤S02,步骤S02:将经过步骤S01处理后的煤层气采出水输至调节池以调节煤层气采出水的PH值。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还包括,当沉淀处理完成后的步骤S21和步骤S22,步骤S21:将沉淀池中沉淀的污泥输出至浓缩池内进行浓缩;步骤S22:将浓缩池内的上清液输出至曝气池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煤层气采出水处理方法还包括在步骤S2之后的步骤S5:步骤S5:向沉淀池和/或浓缩池中添加聚丙烯酰胺,以加快煤层气采出水中悬浮颗粒的沉淀速度。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还包括,当沉淀处理完成后的步骤S23,步骤S23:将浓缩池浓缩处理后的污泥浓缩压干成泥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煤层气采出水处理设备,包括:电絮凝装置,电絮凝装置用于絮凝煤层气采出水中的污染物、氧化部分有机物或氧化还原重金属离子;沉淀池,沉淀池与电絮凝装置连通,以对流入沉淀池内的煤层气采出水进行分离沉淀;砂滤池,砂滤池与沉淀池连通,以将流入砂滤池内的煤层气采出水中的沉淀后残留的悬浮物或胶体物质进行过滤去除;电氧化装置,电氧化装置与砂滤池和/或沉淀池均连通,以用于降低煤层气采出水中的COD值含量和/或氨氮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油江汉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油江汉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80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断路器和断路器的电路连接结构
- 下一篇:电絮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