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藻类隔菌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8097.2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0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傅百成;白志毅;袁屹平;刘曙光;傅煜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佰瑞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8;C12M1/36;C12M1/34;C12N1/12;C12R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藻类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藻类隔菌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打开进水阀藻类培养水进水,藻类培养水通过管路达到电动三通阀,电动三通阀打开藻类培养水经过水泵到达恒温机控制温度在4‑35度之间,而后通过喷射器直管部分由进液管向透明培养装置内输送藻类培养水,同时喷射器支管部分由于虹吸效应吸入藻种和培养气体混合藻类培养水形成藻种培养水;二、启动水泵将透明培养装置内的藻种培养水通过回水管抽出,形成培养循环;三、培养4‑7天后藻种繁育达到要求,电路控制板从新启动步骤一到步骤三形成自动养殖循环。本发明实现藻种的输入以及对于透明培养装置内藻类生长环境、水体的持续自动循环,全程无菌、自动控制藻类的培养,实现可持续的大规模商业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藻类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藻类隔菌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藻类基本培养方式:
(一)纯培养和单种培养
1、纯培养纯培养即无菌培养,是指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
养。纯培养要求有无菌室、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等设施,容器、工具、培养液等彻底灭菌,操作严格,培养成功率高,是进行生物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环节。
单种培养在生产性培养中不排除细菌存在而有别于纯培养的一种培养方式称为单种培养。
(二)一次性培养、连续培养和半连续培养
1.一次性培养在各种容器中,配制培养液,把少量的藻种接种进去,在适宜的环境下
培养,经过一段时间(一般5~7 天),藻细胞生长繁殖达到较高的密度,一次全部收获。一次性培养是微藻培养最常用的方法。
2.半连续培养 半连续培养是在一次性培养的基础上,当培养的藻细胞达到或接近收获的密度时,每天收获一部分藻液并补充等量的培养液,继续培养。半连续培养也是微藻饵料生产性常用的培养方法,每天的收获量根据育苗的需要来确定。
从上述背景技术不难看出,目前不存在一种可以自动化藻类培育的装置或者方法,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如何实现自动化藻类隔菌培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对象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藻类单次培养量大、成活率高、具有大规模商业培养价值的自动化藻类隔菌培养方法。
一种自动化藻类隔菌培养方法,所述的自动化藻类隔菌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打开进水阀藻类培养水进水,藻类培养水通过管路达到电动三通阀,电动三通阀打
开藻类培养水经过水泵到达恒温机控制温度在4-35度之间,而后通过喷射器直管部分由进液管(30)向透明培养装置内输送藻类培养水,同时喷射器支管部分由于虹吸效应吸入藻种和培养气体混合藻类培养水形成藻种培养水,藻种培养水不断进入透明培养装置,透明培养装置外侧的排气阀自动打开,水位传感器感应水位,当到达设置水位后,通过电路控制板控制关闭进水阀;
二、启动水泵将透明培养装置内的藻种培养水通过回水管(29)抽出,真空阀自动打开
防止负压,并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温度以及PH值后到恒温机调节温度,进而由喷射器吸入
藻种和培养气体增加藻种活力,而后进入透明培养装置内形成培养循环;
三、培养4-7天后藻种繁育达到要求,启动电磁阀使得完成培育的藻种培养水经过流量计、电磁阀从放藻龙头流出;
四、完成上述培养后,电路控制板从新启动步骤一到步骤三形成自动养殖循环。
所述的透明培养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相互连接的透明管段,两个以上相互连接的透明管段之间通过法兰盘配合螺栓紧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佰瑞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未经浙江佰瑞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80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