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位热引发制备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8221.5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4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日明;周晋;郭炳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83/00 | 分类号: | C08F283/00;C08F222/20;C08F222/14;C08F230/02;H01M10/0565;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位 引发 制备 固态 聚合物 电解质 方法 应用 | ||
1.原位热引发制备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配制由聚乙烯亚胺类聚合物、含不饱和键端基酸酯、盐和溶剂组成的混合溶液,所述聚乙烯亚胺类聚合物采用支链型聚乙烯亚胺聚合物;
将所述混合溶液置于密闭容器内,在无需添加引发剂的条件下进行原位热引发聚合,形成聚合物电解质;
所述聚乙烯亚胺类聚合物与含不饱和键端基酸酯的重量比2-4:1,所述聚乙烯亚胺类聚合物与不饱和键端基酸酯用量之和与所述盐用量的重量比为1:3-3:1,余量为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热引发制备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亚胺类聚合物、含不饱和键端基酸酯、盐和溶剂的用量比为40:20:2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热引发制备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亚胺类聚合物与不饱和键端基酸酯用量之和与所述盐用量的重量比为1:2或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热引发制备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不饱和键端基酸酯采用二乙二醇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乙氧酸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磷酸二(丙烯酸羟乙基)酯、亚磷酸三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热引发制备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采用锂盐或钠盐,所述锂盐包括高氯酸锂、六氟砷酸锂、六氟磷酸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双氟磺酰亚胺锂、二草酸硼酸锂、二氟单草酸硼酸锂、四氟硼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钠盐包括高氯酸钠、六氟磷酸钠、四氟硼酸钠、三氟甲磺酸钠、双氟磺酰亚胺钠和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热引发制备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采用甲醇、乙醇、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原位热引发制备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在锂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由聚乙烯亚胺类聚合物、含不饱和键端基酸酯、盐和溶剂组成的混合溶液作为前驱体溶液,注入电池的正极、负极之间,在无需添加引发剂的条件下进行原位热引发聚合,形成一体式全固态电解质锂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热引发聚合的条件为25-60℃加热的条件下原位聚合1-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822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包装箱
- 下一篇:BMC启动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