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培养装置及其收集根际土壤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8909.3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2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蓝贤瑾;刘秀梅;刘益仁;黄杨;吕真真;冀建华;侯红乾;亓立莹;冯兆滨;王子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G01N1/08;G01N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韩雪梅 |
地址: | 330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培养 装置 及其 收集 土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培养装置,涉及植物培养设备技术领域,植物培养装置包括盒体、隔根网和若干个取样插片,盒体包括装填区,装填区内有卡接结构,隔根网将装填区分隔为根室和非根室,隔根网上设置有若干个微孔,若干个取样插片均设置在非根室内,若干取样插片上均设置有一取样孔,若干个取样插片之间均为面贴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的植物培养装置的收集方法,先安装隔根网和取样插片,然后装土、施肥、灌溉和种植植物,取样时将隔根网、取样插片和封堵插片一同从装填区内取出,然后对取样孔内的土壤进行分层取样,能够实现根际土壤的精准取样,减少试验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养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植物培养装置及其收集根际土壤方法。
背景技术
根际是指植物根系周围受根系生长活动影响的土壤区域,一般是距根系表面几毫米的微区,是根系与外界土壤进行营养物质交换与传递的必经场所;大量的研究表明,受根毛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根际范围内微生物数量增多,其活动显著增强,使根际土壤的理化和生物特性明显区别于非根际土壤,形成独特的土壤微生态;根际微生态一直是土壤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土壤污染物对植物根际区域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对预测污染物的环境归趋有重要意义。
分离和收集根际土壤的传统方法主要有抖根法和根袋法,这两种方法的重现性不佳,既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如操作力度影响,也易受到外界因素如植物种类、土壤类型、田间湿度等因素影响,且极易导致根毛残留或混入非根际土壤,无法精确采集根际土壤,导致取样结果无法反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真实差异,为了研究或获取距离根系表面不同距离根际区域的土壤,人们设计了方形或圆形根箱培养装置,然而这些装置的隔根网缺乏固定,在进行干湿交替培养或取样过程中,容易产生位移,造成非根际土壤混入根际土壤区,试验误差较大;此外,一些培养装置的底部往往密闭,使使用者无法根据培养装置内部的水位高低,而合理进行灌、排水操作,当装置水位过高或排水不畅时,易导致培养的植物烂根死亡,使试验被迫终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培养装置及其收集根际土壤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根际土壤的精准取样,减少试验误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培养装置,包括盒体、隔根网和若干个取样插片,所述盒体上端开口,所述盒体包括装填区,所述装填区内壁面上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隔根网和若干个所述取样插片均设置在所述隔根网卡接结构内,若干所述取样插片均能从所述卡接结构内抽出,所述隔根网将所述装填区分隔为根室和非根室,所述隔根网上设置有若干个微孔,所述隔根网用于防止所述根室内的植物根系进入所述非根室,且不影响所述根室内的植物根系与所述非根室内土壤进行营养传递与交换,若干个所述取样插片均设置在所述非根室内,若干个所述取样插片上均设置有一取样孔,若干个所述取样插片之间均为面贴合,相邻所述取样孔之间连通,最靠近所述隔根网的所述取样插片与所述隔根网面贴合。
优选的,还包括封堵插片,所述封堵插片设置在所述卡接结构内,且位于所述非根室内,所述封堵插片能够从所述卡接结构内抽出,所述封堵插片与距离所述隔根网最远的所述取样插片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盒体还包括水位观测区,所述水位观测区与所述装填区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有透水结构,所述透水结构用于连通所述装填区和所述水位观测区,所述水位观测区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装填区等高度的透明区域,所述透明区域上设置有水位刻度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89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