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渗透膜壳流道集成系统和反渗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9408.7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1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东;张鹏昊;赵会涛;曲昶;杨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能康德威健康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02 | 分类号: | B01D61/02;B01D6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中鹤 |
地址: | 1015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 膜壳流道 集成 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透析领域,提供了一种反渗透膜壳流道集成系统,其包括安装壳,安装壳用于与反渗透膜壳连接;安装壳中设有导入管和导出管,导入管和导出管均延伸穿过安装壳;原水通过导入管进入反渗透膜壳中,反渗透膜壳产生的浓水通过导出管流出,且导入管和导出管均可封堵;安装壳中还穿设有集流管,集流管的任一端可封堵;反渗透膜壳产生的纯水通过集流管流出;当两个反渗透膜壳流道集成系统连接时,其中一个的导出管与另一个的导入管可拆卸连接,两个集流管可拆卸连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反渗透膜壳之间的连接管路集成,并且防止连接管路因管路布局不合理性形成死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反渗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透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渗透膜壳流道集成系统和反渗透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反渗透膜壳之间的连接通过多根管路进行连接,外部管路较多,占地空间大。而且为了方便将管路安装至反渗透膜壳,管路的长度通常较长,所以管路极易因管路布局不合理性形成死腔。另外在冲洗或者消毒过程中,死腔容易产生积液,影响产水质量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渗透膜壳流道集成系统和反渗透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反渗透膜壳之间的连接管路集成,并且防止连接管路因管路布局不合理性形成死腔。
上述反渗透膜壳流道集成系统,其包括安装壳,安装壳用于与反渗透膜壳连接;安装壳中设有导入管和导出管,导入管和导出管均延伸穿过安装壳;导入管与反渗透膜壳的原水进口连通,以使原水通过导入管进入反渗透膜壳中;导出管与反渗透膜壳的浓水出口连通,以使反渗透膜壳产生的浓水通过导出管流出;并且导入管和导出管均可封堵;安装壳中还穿设有集流管,集流管的任一端可封堵;集流管用于与反渗透膜壳的纯水出口连通,以使反渗透膜壳产生的纯水通过集流管流出;其中,当两个反渗透膜壳流道集成系统连接时,其中一个的导出管与另一个的导入管可拆卸连接,两个集流管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导入管的伸出安装壳的一端设有法兰盘,导出管的伸出安装壳的一端设有法兰盘,集流管的两端分别设有法兰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导入管上设有膜连接管,膜连接管位于安装壳中,导入管通过膜连接管与反渗透膜壳的原水进口连通,并且膜连接管的内壁上设有旋流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导出管上设有浓水管,浓水管位于安装壳中,导出管通过浓水管与反渗透膜壳的浓水出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导入管上还设有进水管,进水管延伸至安装壳的外侧,进水管可封堵,进水管可用于与供水装置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集流管上设有纯水管,纯水管位于安装壳中,集流管通过纯水管与反渗透膜壳的纯水出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安装壳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置导入管、导出管和集流管;容纳腔中设有多个支撑部,支撑部设置为中空结构;容纳腔中设有多个连接部,且每个连接部对应的位于一个支撑部中,连接部用于与反渗透膜壳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安装壳设置为长方体状,安装壳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用于安装固定安装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安装壳设置为圆柱状,安装壳的底部设有多个延伸部,延伸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用于安装固定安装壳。
上述反渗透装置,其包括反渗透膜壳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反渗透膜壳流道集成系统,反渗透膜壳流道集成系统与反渗透膜壳对应的连接;当两个反渗透装置连接时,其中一个的导出管与另一个的导入管可拆卸连接,两个集流管可拆卸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将导入管、导出管和集液管集成到安装壳中,使得该反渗透膜壳流道集成系统占地面积小,且方便安装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能康德威健康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开能康德威健康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94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