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小波分解与IME频率估计的瞬变电磁数据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9806.9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7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洋;黄思和;张博;孙一书;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17/12;G06F17/15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解 ime 频率 估计 电磁 数据处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小波分解与IME频率估计的瞬变电磁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环境噪声,环境噪声n(t)为谐波噪声nr(t)与其他噪声ne(t)共同组成的耦合噪声;
环境噪声形式表示如下:
n(t)=nr(t)+ne(t);
S2、采用小波分解算法预处理环境噪声n(t):将步骤S1中的谐波噪声nr(t)作为噪声中的主要成分,利用小波分解算法抑制其他噪声ne(t),小波分解处理后获得环境噪声n′(t);
S3、采用IME算法估算谐波噪声频率:针对谐波噪声nr(t)构造IME方程组并迭代优化,对步骤S2预处理后的环境噪声n′(t)进行频率估算,得到工频噪声频率f;
S4、设定瞬变电磁发射线圈工作模式:根据步骤S3获得的工频噪声频率f设定发射频率为f/4,发射双极性方波,占空比设定为25%;
S5、发射结束后,采集瞬变电磁二次场信号,采集时间为Ts/4,其中Ts为发射频率的周期,即4/f,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双极性方波产生的二次场信号为正信号s1和负信号s2交替出现;
S6、判定信号采集时长是否大于1s,采集时长大于1s,返回步骤S1;采集时长小于1s,瞬变电磁发射线圈继续工作,继续采集瞬变电磁二次场信号;
S7、完成瞬变电磁信号采集后,对同一个周期内的所有相邻正负信号做差再求平均,获得信号s,s=(s1-s2)/2,s1为正信号,s2为负信号;
S8、所有做差平均后的信号s叠加平均,叠加平均后的信号s作为本方法的最终消噪结果,从而实现瞬变电磁噪声抑制;
所述步骤S1中环境噪声采集时长Ta,Ta≥60ms,采集时长Ta包含至少两个完整的谐波噪声周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小波分解与IME频率估计的瞬变电磁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小波分解算法的小波基选取db小波,阈值函数采用软阈值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小波分解与IME频率估计的瞬变电磁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针对谐波噪声nr(t)构造IME方程组并迭代优化,对步骤S2预处理后的环境噪声n′(t)进行频率估算,得到工频噪声频率f的过程如下:
构造IME方程组:
其中k=1,2,...,kmax,kmax对应估算的谐波总数,n为步骤S1采集的环境噪声n(t)在时间域上对应的离散采样点,N为离散采样点总个数,Δt为离散采样点之间的时间间隔,n′(n)为经步骤S2预处理后的环境噪声数据n′(t)在时间域上的离散数据,ω为角频率,ω与谐波噪声频率f的对应关系为ω=2πf,f的初始值为理论频率值50Hz,Tall为估测数据在时间域上的总时长,Ak、Bk、Xk、Yk、均为过渡临时变量,IME算法是一个迭代优化的过程,每次迭代优化遵循公式(1)到公式(8)的顺序计算过程,每一次迭代均更新一次角频率ω,随着迭代优化的不断进行,角频率偏移量逐渐趋于0,角频率ω逐渐平稳,平稳的角频率ω对应的谐波噪声频率f即为工频噪声频率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小波分解与IME频率估计的瞬变电磁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中所有做差平均后的信号s叠加平均,叠加平均后的信号s作为本方法的最终消噪结果,从而实现瞬变电磁噪声抑制的过程如下:根据步骤S1至步骤S4得到的工频噪声频率f和设置发射频率,每秒进行设置一次;根据工频噪声的频率高的采样数据为基准,从每一秒内获取的信号s中第一个点开始叠加平均,叠加平均后的信号作为本方法发明的最终消噪结果,从而实现瞬变电磁噪声抑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980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