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甲烷作为冷媒强化冷凝处理氯硅烷水解产生的氯化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0108.0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5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谈钱戬;孟庆曦;王勇;李显同;卞正冬;陈玉国;纪倪杰;孙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江南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7/01 | 分类号: | C01B7/01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邓月芳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烷 作为 冷媒 强化 冷凝 处理 硅烷 水解 产生 氯化氢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氯甲烷作为冷媒强化冷凝处理氯硅烷水解产生的氯化氢的方法,氯硅烷单体进行浓酸水解生成聚甲基硅氧烷以及副产物氯化氢;水解产物经过相分离器后,氯化氢气体经过洗涤塔洗涤后进入氯化氢气体净化冷却系统,其中,所述的氯化氢气体净化冷却系统包括分别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第一冷凝器、第一除雾器、第二冷凝器和第二除雾器;将氯甲烷直接注入第一除雾器和第二冷凝器之间的管路中;本发明在氯化氢气体净化冷却系统中增加液相氯甲烷作为制冷剂,优化氯化氢气体净化冷却系统的冷凝效果,使得氯化氢中夹带的硅油进一步聚结形成油滴并最终被除雾器拦截,达到降低氯化氢气体中硅油夹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氯甲烷作为冷媒强化冷凝处理氯硅烷水解产生的氯化氢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二氯硅烷是有机硅单体合成的主要产品,例如二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浓酸水解生成线性或环状的有机硅氧烷和氯化氢;传统的氯化氢净化工艺是:反应物料经过水解反应后,送入到相分离器分离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再经过氯化氢气体净化冷却系统得到干燥净化后的氯化氢,然后送往氯甲烷合成工序;
目前氯化氢气体净化冷却系统由冷凝器和除雾器组成,冷凝采用乙二醇为非接触性冷媒进行石墨换热,由于氯化氢气体是从硅油(水解物)中直接析出,气流势必夹带硅油带入后续工序;同时长期使用后除雾器的效率难以匹配净化,所以送往氯甲烷合成的氯化氢气体中硅油夹带量大幅度增加,硅油参与到后续反应中势必对氯甲烷品质造成影响,同时也因其在酸性介质中极易聚合的特性对设备造成堵塞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氯甲烷作为冷媒强化冷凝处理氯硅烷水解产生的氯化氢的方法,甲醇与来自氯化氢气体净化冷却系统净化后的氯化氢反应生成液相氯甲烷,液相氯甲烷气化后与硅粉在流化床中反应生成氯硅烷混合单体,经过精制分离出氯硅烷单体,氯硅烷单体进行浓酸水解生成聚甲基硅氧烷以及副产物氯化氢;水解产物经过相分离器后,氯化氢气体经过洗涤塔洗涤后进入氯化氢气体净化冷却系统,其中,所述的氯化氢气体净化冷却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第一冷凝器、第一除雾器、第二冷凝器和第二除雾器;将氯甲烷合成工序得到的液相氯甲烷分为两路,第一路送至氯甲烷中间槽保存,用于后续的氯硅烷混合单体合成工序,第二路液相氯甲烷直接注入第一除雾器和第二冷凝器之间的管道中。
优选地,所述的氯硅烷单体为二甲基二氯硅烷。
优选地,注入氯甲烷的质量流量为10-22kg/h。
优选地,所述的氯硅烷混合单体合成工序以三元铜为催化体系。
优选地,所述的氯甲烷合成工序以65-85wt%的氯化锌溶液为催化体系。
有益效果:
(1)氯甲烷合成工序经过两级冷凝器得到的液相氯甲烷的温度为-25-23.7℃,本发明在氯化氢气体净化冷却系统中增加液相氯甲烷作为制冷剂,优化氯化氢气体净化冷却系统的冷凝效果,使得氯化氢中夹带的硅油进一步聚结形成油滴并最终被除雾器拦截,达到降低氯化氢气体中硅油夹带的目的,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而且合理利用了体系的冷量,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2)另外,由于液相氯甲烷是注入到第一除雾器和第二冷凝器之间的管路中,氯化氢气体首先经过了第一冷凝器,温度降低到-10℃左右,因此在氯甲烷注入质量流量仅为10-22kg/h的条件下,经过氯化氢气体净化冷却的处理,氯化氢气体中硅氧烷(以硅计)的含量≦100pp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氯硅烷水解产生的氯化氢的净化处理过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江南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江南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01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