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皮脂膜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0131.X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3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燎原;沈婉婷;陆华;刘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舒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63 | 分类号: | A61K8/63;A61K8/92;A61K8/31;A61K8/81;A61Q1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丰叶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类 皮脂 组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类皮脂膜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类皮脂膜包括如下组分:甘油三酯类、蜡类、类角鲨烷成分、胆甾醇/酯的质量比为50-70:10-30:10-30:1-10。类似皮肤组分结构的物质组成类皮脂膜组分,从而作用于皮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皮脂膜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类皮脂膜组分中的甘油三酯的按重量计占50-7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皮脂膜组分中的甘油三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油三酯为选自植物油脂中的至少一种油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甘油三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脂包括向日葵籽油、葡萄籽油、甜扁桃油、油橄榄果油、刺阿甘树仁油、西洋接骨木油、月见草油、锈红蔷薇籽油、玻璃苣籽油、玉米胚芽油、牛油果树果脂、沙棘果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皮脂膜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蜡选自巴西蜡棕酸蜡、白蜂蜡、白叶腊菊蜡、蜂蜡、苦橙花蜡、小烛树蜡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皮脂膜组分应用于化妆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类角鲨烷组分类选自角鲨烷、角鲨烯、氢化聚异丁烯、聚异丁烯、合成角鲨烷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皮脂膜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胆甾醇/酯类选自7-脱氢胆甾醇、C10-40异烷酸胆甾醇酯类、二氢胆甾醇、氯化胆甾醇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类皮脂膜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油三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油脂:向日葵籽油20~50份,油橄榄果油20~40份,玻璃苣籽油1-20份,葡萄籽油1-20份;所述蜡按重量份计,组成如下:小烛树蜡1-20份,白蜂蜡1-20份,巴西蜡棕酸蜡1-20份;所述类角鲨烷成分按重量份计,组成如下:角鲨烷0.1-10份,角鲨烯0.1-10份,氢化聚异丁烯0.1-10份;所述胆甾醇/酯按重量份计,组成如下:7-脱氢胆甾醇0.1-10份,二氢胆甾醇0.1-10份,氯化胆甾醇0.1-10份。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类皮脂膜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制备原料中各组分的耐热性能将制备原料进行分成2-4个相别,按各相别中组分的最高耐热温度的高度进行排序;
2)将最高耐热温度高的相别原料最先加入到容器中进行升温,搅拌均匀;
3)逐步降温并依排序先后加入剩余耐高温原料,再次搅拌均匀后;
4)边搅拌边降温至一定温度,控制加样速度,匀速加入预先混匀的剩余原料;
5)在一定的均质速度下,均质一定的时间,充分混合所有原料,降至室温,即制备得类皮脂膜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舒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舒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01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