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C380V回路电气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0460.4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8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许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先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8 | 分类号: | G08B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42 | 代理人: | 余罡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c380v 回路 电气 安全 方法 系统 | ||
1.一种AC380V回路电气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采集被监测AC380V回路的实时电信号,将所述实时电信号经信号调理电路滤波后输入具备电能计量功能的芯片,所述实时电信号包括三相负载电流、三相负载电压和剩余电流信号;
S2、所述芯片对所述实时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实时数据,具体步骤包括:
S21、所述芯片对所述实时电信号进行采样和滑窗有效值计算,所述滑窗的滑动刻度为预设时间段,所述芯片持续计算所述实时电信号得到所述实时数据,同时根据预设的阈值组,每隔所述滑动刻度对所述实时数据进行判断,实时生成报警事件数据,
报警事件包括所述回路中A相或B相或C相过压、A相或B相或C相欠压、A相或B相或C相过流、漏电,
所述实时数据包括三相全波负载电压,三相基波负载电压Ua、Ub、Uc,三相全波负载电流,三相基波负载电流Ia、Ib、Ic,全波剩余电流,基波剩余电流Is,指标组,
所述芯片包括用于计算有功功率的模块,生成三相基波有功功率,结合所述Ua、Ub、Uc、Is生成所述指标组,所述指标组用于对漏电报警事件的对应故障点进行选线,
S22、所述芯片对所述实时电信号进行采样和跳窗时间积分计算,所述跳窗的窗口宽度为预设时间段,所述芯片每隔所述跳窗的窗口宽度计算所述实时电信号生成时段数据,所述时段数据包括三相基波剩余有功电能,所述三相基波剩余有功电能用于度量所述回路在所述跳窗的窗口宽度内的真实电气火灾风险;
所述步骤S22中三相基波剩余有功电能为(Ua*Is*|cosA|+Ub*Is*|cosB|+Uc*Is*|cosC|)在所述跳窗的窗口宽度内的积分,记为∫(Ua*Is*|cosA|+Ub*Is*|cosB|+Uc*Is*|cosC|),
其中,|cosA|为Ua和Is相位角差的余弦绝对值,|cosB|为Ub和Is相位角差的余弦绝对值,|cosC|为Uc和Is相位角差的余弦绝对值,
所述度量具体是指:将所述三相基波剩余有功电能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三相基波剩余有功电能高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回路存在真实电气火灾风险;
所述步骤S22中时段数据还包括|cosA|、|cosB|、|cosC|在所述跳窗的窗口宽度内的积分,记为∫|cosA|、∫|cosB|、∫|cosC|,所述∫|cosA|、∫|cosB|、∫|cosC|用于判断在所述跳窗的窗口宽度内发生真实电气火灾风险最大的一相,所述判断在所述跳窗的窗口宽度内发生真实电气火灾风险最大的一相具体是指:比较所述∫|cosA|、∫|cosB|、∫|cosC|的大小,
若所述∫|cosA|∫|cosB|≥∫|cosC|,则判断在所述跳窗的窗口宽度内发生真实电气火灾风险最大的一相是A相,
若所述∫|cosA|=∫|cosB|∫|cosC|,则判断在所述跳窗的窗口宽度内发生真实电气火灾风险最大的一相不是C相,
若所述∫|cosA|=∫|cosB|=∫|cosC|,则判断在所述跳窗的窗口宽度内发生真实电气火灾风险为三相相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C380V回路电气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指标组为:所述Ua和Is相位角差的余弦绝对值|cosA|、所述Ub和Is相位角差的余弦绝对值|cosB|、所述Uc和Is相位角差的余弦绝对值|cosC|,所述选线的判断方法具体是指:比较所述|cosA|、|cosB|、|cosC|三者的大小,
若所述|cosA||cosB|≥|cosC|,则判断漏电报警事件的对应故障点在A相,
若所述|cosA|=|cosB||cosC|,则判断漏电报警事件的对应故障点不在C相,
若所述|cosA|=|cosB|=|cosC|,则判断漏电报警事件的对应故障点在任意一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先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先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046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接触辅助结构的柔性连续体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胸外科医生用肋骨牵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