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回收的腔静脉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1888.0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8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凯;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凯 |
主分类号: | A61F2/01 | 分类号: | A61F2/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静脉 滤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回收的腔静脉滤器,包括:回收部和自所述回收部发出的至少3根构造杆,所述至少3根构造杆通过弯曲定型形成至少两个血栓过滤网、两个支撑盘以及一个末端构型,其中,一个血栓过滤网设置于所述回收部和一个支撑盘之间,另一个血栓过滤网设置于两个支撑盘之间的腰部,所述末端构型设置于另一个支撑盘远离所述血栓过滤网的一端,所述末端构型包括多个相互游离的末端,多个相互游离的末端向所述腔静脉滤器的中轴线倾斜弯曲聚拢。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所述腔静脉滤器的歪斜、偏移和移位等问题,并有效提高了血栓过滤效果,还能够延长其安全回收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腔静脉滤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的腔静脉滤器。
背景技术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发病率高且致死率高,可能导致慢性肺动脉高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导致肺动脉栓塞的最主要原因,60%~70%的DVT将会发生PE;同时90%~95%肺动脉栓子来源于DVT。由于PE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与DVT有高度相关性,目前抗凝治疗被认为是治疗DVT和预防PE的有效方法;但是对有抗凝禁忌症、抗凝治疗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抗凝失败者,腔静脉滤器(vena cava filter,VCF)是有效预防PE的方法。腔静脉滤器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而且通过静脉滤器来溶栓和手术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VCF是一种以类网篮结构放置于人体下腔静脉中,捕获漂浮在血液中的血栓,通常使用金属丝编织或金属管材激光雕刻切割,再经定型、抛光等一系列后处理而制成。目前市场上VCF主要为永久性和临时性植入器械,其中,永久性VCF一经使用,患者必须终身服用抗凝药,且长期植入体内,VCF有发生变形、倾斜、移位和断裂等问题,血管有阻塞甚至被刺破的风险。因此,临床上推荐使用临时性滤器,在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急性期置入,急性期过后,血栓脱落的风险减少时再将滤器取出。因此,临床上推荐使用临时性滤器,在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急性期置入,急性期过后,血栓脱落的风险减少时再将滤器取出。
临时性VCF主要分为开放式和封闭框架式结构滤器,其中,单伞开放式滤器包括多条构造杆,多根构造杆的一端为开放端、另一端汇聚在一起形成封闭端,形成过滤网,多根构造杆从封闭端辐射开并与血管接触,起到固定滤器的作用,由于构造杆末端游离,即使构造杆被血管新生内膜包裹,也可随时根据需要借助外力将构造杆轻松从血管壁分离,对血管内膜无损伤,故开放式滤器的可回收期较长,但由于单伞开放式滤器的一端为开放结构,其开放端的构造杆对血管的支撑力度较弱,在血流、呼吸及外力的影响下,滤器容易倾斜和移位,开放杆末端容易损伤或刺破血管壁,甚至导致血管壁穿孔等并发症,其次单层过滤网过滤效率低。而封闭框架式滤器包括多根构造杆,多根构造杆的两端分别汇聚在一起形成封闭端,构造杆与血管接触,起到固定滤器的作用,封闭的两个端面为过滤网,封闭框架式滤器的稳定性较好,不容易倾斜和移位,过滤效果好,但由于该滤器的两端封闭,若滤器构造杆被新生内膜包裹,构造杆无法从血管壁拔出,只能强行将覆盖构造杆的血管新生内膜撕裂,才可能将滤器取出,如果新生内膜增生较厚无法撕裂,会导致植入的滤器难于取出,回收时间窗期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兼顾开放式和封闭框架式滤器优点,并有效延长其安全回收时间窗的可回收的腔静脉滤器。
对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回收的腔静脉滤器,包括:回收部和自所述回收部发出的至少3根构造杆,所述至少3根构造杆通过弯曲定型形成至少两个血栓过滤网、两个支撑盘以及一个末端构型,其中,一个血栓过滤网设置于所述回收部和一个支撑盘之间,另一个血栓过滤网设置于两个支撑盘之间的腰部,所述末端构型设置于另一个支撑盘远离所述血栓过滤网的一端,所述末端构型包括多个相互游离的末端,多个相互游离的末端向所述腔静脉滤器的中轴线倾斜弯曲聚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凯,未经张文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18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