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剪力墙防烂根角钢封堵装置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2055.6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0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徐瑞卿;夏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1/66;E02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沈抗勇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剪力 墙防烂根 角钢 封堵 装置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力墙防烂根角钢封堵装置及施工方法,属于墙根封堵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设有定位角钢、固定支撑、固定角钢、防渗安装块和防渗移动块、调节杆和调节件,通过连接螺栓将固定角钢和定位角钢连接固定,一则是控制定位角钢和固定角钢之间连接强度、防止调节防渗移动块挤压定位角钢时出现侧翻现象,二则是对模板进行辅助支撑防止出现在根部的跑涨模,防渗安装块和防渗移动块在调节杆上的调节件的作用下,将其调节至压紧防渗安装块和防渗移动块的连接缝、定位角钢和防渗移动块的连接缝、防渗安装块与地面的连接缝,实现根部的一个密封效果,保证根部的质量,过程施工安全可靠、效率高、且能有效消除剪力墙根部烂根的根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墙根封堵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剪力墙防烂根角钢封堵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住宅工程项目多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合模后,根部封堵不到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砂浆会大量流失,容易造成墙体烂根现象。传统的墙根砂浆封堵,常常会因为基层清理不干净、堵缝不密实、砂浆强度不够等原因造成封堵失效,墙体烂根现象普遍,难以满足大型房企对混凝土成型质量的管控要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好、效率高且能有效减少剪力墙根部烂根的根部封堵方法,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故此提出一种剪力墙防烂根角钢封堵装置及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剪力墙防烂根角钢封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定位角钢、固定支撑、防渗安装块和防渗移动块,所述定位角钢固定连接在模板的底部,所述固定支撑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角钢,所述固定角钢和定位角钢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支撑通过锚栓固定安装在底面上,所述固定支撑相对剪力墙的一侧底部安装有防渗安装块,所述防渗移动块设置在定位角钢和防渗安装块之间的区域,所述防渗移动块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远离防渗移动块的一端自由贯穿固定支撑并延伸至固定支撑背对防渗安装块的一侧,位于固定支撑背对防渗安装块一侧的所述调节杆上匹配连接有调节件,防渗移动块在调节杆和调节件的作用下挤压防渗安装块和定位角钢。
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防渗安装块和防渗移动块相对的一侧设为坡面,所述防渗安装块与地面相对的一侧和防渗移动块与定位角钢相对的一侧设有弹性层一,所述防渗安装块和防渗移动块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弹性层二,所述弹性层二的劲度系数大于弹性层一的劲度系数。
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定位角钢相对防渗移动块的一侧设有波浪形结构面。
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固定角钢和定位角钢上开设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内安装有连接螺栓。
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固定角钢上设有用于调节杆贯穿的腰形孔。
一种剪力墙防烂根角钢封堵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剪力墙根部弹线、凿毛、清理、焊限位钢筋,剪力墙根部弹线包括墙体位置线,及两侧离墙200mm的控制线;
B.剪力墙钢筋绑扎及验收,钢筋安装位置正确,绑扎牢固,此时应安装混凝土支撑;
C.剪力墙模板合模,模板必须稳固、密封、平整,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模板拼缝处采用钢钉将定位角钢与模板进行固定;
D.在剪力墙根部放置封堵装置,先将防渗安装块安装在固定支撑正对剪力墙的一侧,随后将防渗移动块上转动的调节杆贯穿固定支撑的腰形孔,并在固定支撑背对剪力墙一侧安装调节件,将固定支撑通过锚栓固定在地面上,随后将固定角钢和定位角钢固定,再通过调节件将调节杆带动防渗移动块压紧防渗安装块,密封定位角钢和防渗移动块之间的连接缝、防渗移动块与防渗安装块之间的连接缝、防渗安装块与地面之间的连接缝;
E.检查、调整墙模板垂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2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