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锗硅雪崩光电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2114.X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3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肖希;陈代高;胡晓;张宇光;李淼峰;余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107 | 分类号: | H01L31/107;H01L31/1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孟欢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雪崩 光电 探测器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锗硅雪崩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埋氧层(4);
底层(2),其设于所述埋氧层(4)上,所述底层(2)依次包括由单晶硅多步掺杂而成的本征底层硅区(5)、过渡底层硅区(9)、倍增区(10)、N型重掺杂底层硅区(11);
本征锗层(1),其设于所述底层(2)上,且所述本征锗层(1)在所述底层(2)上的投影覆盖部分本征底层硅区(5)、以及部分过渡底层硅区(9);
覆盖层(3),其覆盖于所述本征锗层(1)上,所述覆盖层(3)依次包括由多晶硅多步掺杂而成的P型重掺覆盖层硅区(6)、本征覆盖层硅区(7)、过渡覆盖层硅区(8),所述P型重掺覆盖层硅区(6)远离本征覆盖层硅区(7)的一端与本征底层硅区(5)接触,所述过渡覆盖层硅区(8)远离本征覆盖层硅区(7)的一端与过渡底层硅区(9)接触,以形成电荷过渡区(16);
P电极(13),其与所述P型重掺覆盖层 硅区(6)相连;
N电极(15),其与所述N型重掺杂底层硅区(11)相连;
所述过渡底层硅区(9)和过渡覆盖层硅区(8)的掺杂浓度相同;
所述过渡底层硅区(9)的掺杂浓度小于P型重掺覆盖层硅区(6)的掺杂浓度;
所述本征覆盖层硅区(7)全部位于所述本征锗层(1)的顶部,所述P型重掺覆盖层硅区(6)和过渡覆盖层硅区(8)均部分位于所述本征锗层(1)的顶部,部分位于所述本征锗层(1)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锗硅雪崩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电极(13)通过P极通孔(12)与所述P型重掺覆盖层 硅区(6)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锗硅雪崩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电极(15)通过N极通孔(14)与所述N型重掺杂底层硅区(11)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锗硅雪崩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征锗层(1)为梯形结构。
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锗硅雪崩光电探测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通过多次底层掺杂,制作本征底层硅区(5)、过渡底层硅区(9)、倍增区(10)、N型重掺杂底层硅区(11);
外延锗制作本征锗层(1);
沉积覆盖硅层;
多次覆盖层硅掺杂,制作P型重掺覆盖层硅区(6)、本征覆盖层硅区(7)、过渡覆盖层硅区(8);
通过后端金属通孔工艺,将P电极(13)与P型重掺覆盖层硅区(6)连接,并将N电极(15)与N型重掺杂底层硅区(1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211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机轮刹车盘磨损检测系统
- 下一篇:转向器支架和车辆转向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