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离结构及其感染科用隔离护理床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2184.5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8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邢力丹;刘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力丹 |
主分类号: | A61G10/00 | 分类号: | A61G10/00;A61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牟炳彦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结构 及其 感染 护理 | ||
本发明涉及感染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结构及其感染科用隔离护理床,包括:隔离罩,隔离罩由一块顶板、两块第一侧板和一块第二侧板组成,且所述第一侧板与顶板、第二侧板与顶板均通过活动连接装置相连;活动门装置,所述活动门装置设置在其中一块所述第一侧板上;过渡罩,过渡罩设置在所述活动门装置外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隔离结构主要由隔离罩+过渡罩组成,隔离罩和过渡罩可以方便快速进行组装,且占据的空间并未扩张较多,方便适用于传染性疾病快速发展时期,保证感染患者均能被单独隔离,不会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单个封闭区域的空间较为充裕,不仅患者可以在内部进行活动,而且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和护理时也留有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染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结构及其感染科用隔离护理床。
背景技术
感染分为两种,医学上的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心理上的感染是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它实质上是情绪的传递与交流,在互动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一旦出现感染,则需要立即对相应的感染人员进行隔离,如非典、新冠病毒等等。
当前的做法一般都是将感染的患者统一收治到隔离病房里,虽能将重症患者与普通患者分开收治,但是不同患者的感染程度以及身体素质仍旧不同,同一病房里仍会出现交叉感染,因此出现有单个的隔离病床。
中国专利一种感染科用隔离护理床(授权公告号为:CN210612382U),在该专利中利用半圆形的隔离板将患者隔离在病床上,但是该隔离板隔离出来的空间十分狭小,只够容纳患者躺在病床上,一方面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不利于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若医护人员在打开隔离板时,隔离罩内部弥漫的含有病毒的空气会飘到隔离板外部,造成隔离效果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种一种隔离结构及其感染科用隔离护理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离结构,包括:
隔离罩,所述隔离罩由一块顶板、两块第一侧板和一块第二侧板组成,且所述第一侧板与顶板、第二侧板与顶板均通过活动连接装置相连;
活动门装置,所述活动门装置设置在其中一块所述第一侧板上;
过渡罩,所述过渡罩设置在所述活动门装置外侧;
排气系统,所述排气系统设置在顶板上;以及
进气单向阀,所述进气单向阀设置在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所述活动连接装置包括开设在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上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开口朝上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端均与顶板相连;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自由端与顶板下侧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连接板的厚度等于第一凹槽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所述活动门装置包括:
过人通道,所述过人通道开设在第一侧板侧壁上;
隐藏凹槽,隐藏凹槽设置在第一侧板内,且隐藏凹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门,移动门一侧设置有齿条;
齿轮,所述齿轮嵌设在第一侧板内,且齿轮由电机带动第一转轴驱动,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以及
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设置在隐藏凹槽对立面的第一侧板内。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过渡罩罩设在过人通道外侧,且过渡罩侧壁上设置有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力丹,未经邢力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21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