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供电系统及送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2487.7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1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雅一;大石祯利;荻岛拓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7/02;B62B5/06;B62B5/00;B62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田喜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供电系统 送电 装置 | ||
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及送电装置,能够将移动体可靠地引导到能够进行电力传输的范围内。根据实施方式,向手推车供给电力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具备受电部、多个送电部、导轨和卡合部。受电部配置于手推车的底面。多个送电部沿着手推车的前进方向以预定节距配置于手推车行驶的地面。导轨沿着手推车的前进方向设置,且用于引导手推车的车轮中的至少一个被引导用的车轮。卡合部以预定节距设置于导轨,且设置于在被引导用的车轮卡合时使手推车的受电部和送电部相对的位置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非接触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存在使用以非接触方式传输电力的技术(非接触电力传输)进行电池的充电等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在非接触电力传输中,为了高效地传输电力,线圈等受电侧的天线和送电侧的天线的对位是重要的。例如,在以非接触方式向设置于移动体的受电线圈传输电力的系统中,需要根据送电线圈的设置位置使移动体可靠地移动。
作为使用非接触电力传输的非接触供电系统,提出了向搭载于使用者操作的购物手推车的电池或电子设备供给电力的系统。为了运用这种非接触供电系统,需要使搭载有成为受电侧的设备的购物手推车可靠地移动到预定的停止位置,以使得受电侧的天线和送电侧的天线的位置一致。但是,需要普通使用者使用的购物手推车能够简单地移动到预定的停止位置,并且能够简单地从预定的停止位置移动。但是,存在以下问题:以能够进行非接触的电力传输的精度使购物手推车停止在停止位置或从停止位置移动并不容易。
因此,提出了例如在车身侧安装辊,在供电侧设置接受辊的导向槽,从而定位在正确的位置的限制单元。但是存在如下问题:在接连放置购物手推车的情况下,限制单元的结构会非常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及送电装置,即使在接连放置手推车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将各手推车引导到能够进行电力传输的范围。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向手推车供给电力,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供电系统具备:受电部,配置于所述手推车的底面;多个送电部,沿着所述手推车的前进方向以预定节距配置于所述手推车行驶的地面;导轨,沿着所述手推车的前进方向设置,且用于引导所述手推车的车轮中的至少一个被引导用的车轮;以及卡合部,以所述预定节距设置于所述导轨,且设置于在所述被引导用的车轮卡合时使所述手推车的所述受电部与所述送电部相对的位置处。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送电装置,向手推车供给电力,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电装置具备:导轨,沿着所述手推车的前进方向设置,且用于引导所述手推车的车轮中的至少一个被引导用的车轮;多个送电部,沿着所述导轨以预定节距配置;以及卡合部,以所述预定节距设置于所述导轨,且设置于在所述被引导用的车轮卡合时使配置在所述手推车底面的受电部与所述送电部相对的位置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搭载有由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供电的电子设备的购物手推车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搭载有由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供电的电子设备的购物手推车收纳在收纳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中的送电装置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电力供给系统的控制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中的刷子和凹槽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中的购物手推车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中的送电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中的导向槽的变形例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变形例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经东芝泰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24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