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角注浆锚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2535.2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4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江东海;王同旭;栾恒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0;E21D20/02;B23P15/00;C23G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角 注浆锚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三角注浆锚杆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巷道围岩防护时,使用的三角螺旋结构的注浆锚杆及三角注浆锚杆的制备方法。能有效提高锚杆杆体和岩壁的结合度,提高锚固支护效果。其特征在于三个分浆口分别置于三角杆体一端上,分浆口为半圆形,圆心位置和边长中点重合,三角杆体截面为正三角形,三个螺旋棱分别置于三角杆体上,螺旋棱为螺旋线结构,螺旋棱从三角杆体一端的尖角起始,终止到三角杆体另一端的角,螺旋棱上开有螺牙,相邻的两个螺旋棱之间置有螺旋槽,锚头分别置于三角杆体分浆口一端的三个角上,压板套在三角杆体无分浆口一端,且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管置于压板上,且和三角杆体相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三角注浆锚杆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在巷道围岩防护时,对围岩进行锚杆支护的装置,属于矿山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巷道围岩防护时,使用的三角螺旋结构的注浆锚杆及三角注浆锚杆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锚杆支护是将锚杆一端锚固在岩壁上,并在煤岩体外对锚杆施加轴向力,约束巷道围岩的变形离层、碎胀与滑移错位,锚杆支护在巷道支护中应用广泛,常规的锚杆支护施工方法是利用浆液将锚杆锚固在巷道围岩体内,装入锚杆前,需要在岩壁上的钻孔内放入浆液,为了浆液作用最大化,在锚固时需要旋转锚杆,使得锚杆和浆液全面接触,然后和孔壁粘结,浆液的锚固会出现粘结强度不一致的情况,而且工序复杂,先钻孔再取出钻杆,然后注入浆液,然后放入锚杆,现有的注浆锚杆其结构为中空圆棒状,通过中空管进行注浆,运动方向单一,容易出现锚杆轴向的液体切向摩擦,导致浆液分层,当浆液从杆体上的孔隙流出到锚杆和岩体之间,该注浆方式会出现杆体上的孔隙截面过小时,浆液无法通过,导致局部锚杆杆体和岩体结构度差,当孔隙过大时,会出现浆液从该孔流出过多,浆液凝固时间过长,同时也会出现浆液在靠近注浆口部的孔隙先固化,导致中空管阻塞,达不到预期的锚护效果,而且现有的中空注浆锚杆的形式多以内螺纹和外螺纹为主,无论是内螺纹还是外螺纹,在进行注浆时,都会对浆液的流动产生阻力,增加了注浆的压力,而且螺纹底部容易存储气体,形成空腔,导致浆液和锚杆杆体和岩壁结合度差,不能达到巷道围岩锚杆支护的目的,给巷道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发明一种三角注浆锚杆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巷道围岩防护时,使用的三角螺旋结构的注浆锚杆及三角注浆锚杆的制备方法。能有效提高锚杆杆体和岩壁的结合度,提高锚固支护效果。
本发明一种三角注浆锚杆及其制备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三角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由分浆口、三角杆体、锚头、螺旋槽、螺旋棱、压板和连接管组成,三个分浆口分别置于三角杆体一端上,所述分浆口为半圆形,圆心位置和边长中点重合,所述三角杆体截面为正三角形,三个螺旋棱分别置于三角杆体上,所述螺旋棱为螺旋线结构,所述螺旋棱从三角杆体一端的尖角起始,终止到三角杆体另一端的角,所述螺旋棱上开有螺牙,相邻的两个螺旋棱之间置有螺旋槽,锚头分别置于三角杆体分浆口一端的三个角上,压板套在三角杆体无分浆口的一端,且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管置于压板上,且和三角杆体相连通。
使用时,将锚头放置在岩壁上需要锚固的位置,然后旋转三角杆体,通过锚头对岩体进行切削钻孔,钻孔时的岩土经螺旋槽排出,螺旋棱上的螺牙起到预锚固的作用,三角杆体带动压板、连接管转动,旋入岩体中,直至压板和岩壁贴合,然后将连接管和注浆管道连接,开始注浆,浆液通过连接管进入三角杆体内,在三角杆体内沿内壁螺旋面前进,在三角杆体内部进行螺旋前进,并从分浆口分流,回流进入螺旋槽内,沿螺旋槽螺旋回流,使得浆液和岩壁各个方向都可以接触,在三角杆体周围形成包浆,凝固,所述螺旋棱上螺牙的设计是为了三角杆体更好的和岩体结合,同时将各个螺旋槽分隔开,便于浆液在螺旋槽内流动,使三角杆体更好的固定在岩壁上,达到巷道围岩锚杆支护的目的。
本发明一种三角注浆锚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2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