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阴保电位数据的实时风险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2555.X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7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杨秦敏;滕卫明;钱伟斌;钱济人;陈积明;范海东;李清毅;丁楠;向星任;解剑波;沈佳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能天然气运行有限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6;G06F113/1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位 数据 实时 风险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保电位数据的实时风险评价方法,包括:S1、管道分段,根据分段后各管段的属性设置相应的电位阈值;电位阈值包括最大保护电位和最小保护电位;管段的属性包括管道的表面状况、土壤特性和季节变化;S2、通过阴保桩实时采集阴保电位,并与阴保桩所处管段设置的电位阈值建立对应关系,建立阴保数据库;S3、根据阴保数据库分析阴保电位的失效概率和失效后果,以进行风险评价;其中,失效定义为阴保电位位于最大保护电位与最小保护电位的区间之外。本发明将管道进行分段,保证了阴极保护电位设置的合理和实时性,同时将聚类算法运用到管道的阴保数据风险评价中,减少了专家主观性的经验,使得风险评价更加客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阴极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阴保电位数据的实时风险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管道运输行业发展的这些年来,事故发生率较高,其中不乏恶性事故,后果严重,包括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因此,管道系统的后期管理,可靠性分析及风险评价也引起了来自各方面的重视。例如,中国石油大学的帅健等人公开了基于失效数据的油气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为了减少油气管道定量风险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管道失效历史数据的油气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分析数据库的管道分类失效数据,确定了油气管道的基本失效概率与修正因子的指标体系,再根据各个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将修正因子分为定量、半定量及定性三种类型,其中前两类指标可以量化或量化分级,仅后一类指标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判断,大大降低了风险评价的主观依赖性,进一步构建了油气管道风险评价矩阵,用失效概率量化失效可能性,用后果评分量化失效后果的严重程度,从而建立了油气管道定量风险评价的框架。
由于管道是金属材料,很容易受到腐蚀,影响管道的安全;而阴极保护电位易随着管道的表面状况、土壤条件以及季节变化的不同而不同。另外,阴极保护电位常常受杂散电流的影响,需要相应的阴保电位数据的风险评价方法,来指导阴保管理,保障管道的安全。目前对于阴极保护电位的设置都是依据行业标准,没有注重日常阴保电位数据的风险评价,准确性和实时性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阴保电位数据的实时风险评价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阴保电位数据的实时风险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管道分段,根据分段后各管段的属性设置相应的电位阈值;电位阈值包括最大保护电位和最小保护电位;管段的属性包括管道的表面状况、土壤特性和季节变化;
S2、通过阴保桩实时采集阴保电位,并与阴保桩所处管段设置的电位阈值建立对应关系,建立阴保数据库;
S3、根据阴保数据库分析阴保电位的失效概率和失效后果,以进行风险评价;其中,失效定义为阴保电位位于最大保护电位与最小保护电位的区间之外。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风险评价为失效概率与失效后果的二元变量函数:
其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失效概率
其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失效后果的评估模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能天然气运行有限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未经浙江浙能天然气运行有限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25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