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5G通信的光电混合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2735.8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5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龙;徐雪峰;乔琪;苏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223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通信 光电 混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5G通信的光电混合缆,包括光电混合缆,光电混合缆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PE护套、皱纹屏蔽复合套、光电缆用聚酯扎纱层、线缆内芯、分隔机构和阻水缆膏,PE护套内侧与皱纹屏蔽复合套相贴合,皱纹屏蔽复合套内侧与光电缆用聚酯扎纱层相贴合,电缆内芯位于光电缆用聚酯扎纱层的内部且包括位于中部的中心加强芯和均匀设置于中心加强芯外侧的电源线、信号线、光纤线、RG6同轴电缆和CAT5B数据线。本发明改进了混合缆的内部结构,在混合缆中集合有电源线、信号线、光纤线、RG6同轴电缆和CAT5B数据线等传输线,能够达到对5G通信达到更好的信息运载目的,并且在外侧设计多数层保护层可以有效的提高5G通信的光电混合缆的保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G光电混合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5G通信的光电混合缆。
背景技术
光电复合缆是指适用于宽带接入网系统中作传输线,是一种新型的接入方式,它集光纤、输电铜线于一体,可以解决宽带接入、设备用电、信号传输的问题,光电复合低压电缆因其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电缆结构的复杂性,但只要有合理的结构设计就可以更好地实现和满足复合缆的功能,并在符合制造标准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复合缆的结构通常由层绞式结构的缆芯和护层两大部分构成,其中,护层又包括护套和外护层,5G通信指的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继4G、3G和2G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5G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通信速度,5G通讯需要光电混合缆作为通信载体支撑。
然而,现有的光电混合缆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1)由于5G通信的速度大大增强,导致用于5G通信的光电混合缆需要高负荷运作,现有的光电混合缆在运作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安全性问题,并且降低光电混合缆的使用寿命;(2)5G通信的光电混合缆内部通常设计有远多于常规线缆的内芯结构,容易导致内芯之间间隙较小和排列混乱的情况;(3)光电混合缆与设备连接的端部通常需要将外侧的防护外套去除,容易导致连接端抗干扰效果较差。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5G通信的光电混合缆,解决了由于5G通信的速度大大增强,导致用于5G通信的光电混合缆需要高负荷运作,现有的光电混合缆在运作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安全性问题,并且降低光电混合缆的使用寿命,这一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5G通信的光电混合缆,包括光电混合缆,所述光电混合缆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PE护套、皱纹屏蔽复合套、光电缆用聚酯扎纱层、线缆内芯、分隔机构和阻水缆膏,所述PE护套内侧与皱纹屏蔽复合套相贴合,所述皱纹屏蔽复合套内侧与光电缆用聚酯扎纱层相贴合,所述电缆内芯位于光电缆用聚酯扎纱层的内部且包括位于中部的中心加强芯和均匀设置于中心加强芯外侧的电源线、信号线、光纤线、RG6同轴电缆和CAT5B数据线,所述中心加强芯的外侧包裹有绝缘PE护套,所述信号线、RG6同轴电缆和CAT5B数据线均分设有两组,所述分隔机构设置于光电缆用聚酯扎纱层内侧且由分隔柱构成,所述分隔柱包括中部开设有配合中心加强芯使用的中心槽口和均匀设置于分隔柱外围的八组卡口,所述电源线、信号线、光纤线、RG6同轴电缆和CAT5B数据线均匀设置于八组卡口内,相邻两组所述卡口等于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皱纹屏蔽复合套采用铝箔材料且表面呈皱纹状结构,所述皱纹屏蔽复合套的表面加工成型有若干组拉伸层,所述拉伸层呈瓦楞状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心加强芯由若干组铜线组合而成,若干组所述铜线呈环状均匀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光纤线包括位于中部的UV固化光纤和填充于UV固化光纤外侧的纤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隔柱采用PE材料且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组槽孔,所述槽孔的一端与卡口相连通且另一端与中心槽口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未经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27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