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计防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2850.5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7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肖武军;赵楠;赵刚;廖鹏;张克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 |
代理公司: | 合肥鸿知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0 | 代理人: | 刘骐鸣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防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计防震装置,包括有地震台,所述地震台的基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以及位于防护罩内部的基面均环形阵列固定连接有四个底座块,以及位于四个所述底座块之间的基面设置有地震计,所述底座块的基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地震计的外壁均环形阵列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连接板的侧壁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地震计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腿,本发明涉及地震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发生大震时地震计发生明显位移、跳跃,甚至颠覆的情况,使地震计系统在经受大震后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震计防震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台站是开展监测工作的重要场所,是地震监测预警、预测预报的基本单元。开展台站外观及内部设计标准化、规范化,是标准化地震台站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促进防震减灾业务信息化、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肖武军等,2019)。台站标准化建设提出了“仪器防震加固、综合布线规范、标识标志清晰”的要求,地震仪器的防震加固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地震台站标准化规范设计图册》(修订稿)①提出,对于地震监测专业设备(如传感器或观测装置、数据采集器等)须按要求科学加装固定装置,避免因大地震或其他原因导致仪器倾覆和跌落,严重影响震后的余震监测与震情监视工作。
仪器防震加固是保证台站仪器正常开展监测工作的必要措施,尤其是地处高烈度地区、或存在大震、强震潜在震源区的近场台站,地震观测仪器具备防震能力是必要的。通过前期调研,汶川M8.0级地震造成震区紫坪铺台网的7个台中有4个以上台站地震计发生明显移位(韩进,2009)。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学探测台阵,在云南小江断裂地震监测专项中对CMG-3ESP地震仪设计了专门的防震加固装置。英国Guralp公司,美国Nanomatrics公司地震计,都设计了具有防震功能与防气流扰动的密封罩。
对于台站观测仪器系统中的地震传感器,采取怎样措施来既保证台站仪器正常运行,又能在台站近场发生大震时避免仪器发生明显位移、跳跃,甚至颠覆的情况,使地震计系统在经受大震后仍能正常运行,确保观测仪器对余震及序列的正常监测,为后续震情趋势发展判定提供及时有用数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发生大震时地震计发生明显位移、跳跃,甚至颠覆的情况,使地震计系统在经受大震后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震计防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震计防震装置,包括有地震台,所述地震台的基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以及位于防护罩内部的基面均环形阵列固定连接有四个底座块,以及位于四个所述底座块之间的基面设置有地震计,所述底座块的基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地震计的外壁均环形阵列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连接板的侧壁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地震计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腿。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顶部,以及四个侧壁设置有透明玻璃。
优选的,所述底座块与地震台之间采用955结构胶粘合固定方式连接,所述底座块的基面开设有U型口,所述支腿位于U型口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为L型,且侧壁设置有刻度,以及直角处的侧壁焊接有加强筋,以及底部通过304不锈钢螺丝与底座块连接,所述限位板和底座块之间用强迪胶粘合有厚8mm高密质海绵或泡沫软材质。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滑动穿过限位孔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为折弯装置,且折弯处的底部通过304不锈钢螺丝与地震计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侧壁通过304不锈钢螺丝与地震计的外壁连接,所述连接板与地震计之间用强迪胶粘合有厚8mm高密质海绵或泡沫软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该地震计防震装置适用于地震台站地震计仪器在近场发生强震、大震时,能够保护地震计以免出现明显位移、跳跃、甚至颠覆情况,确保地震台站地震计仪器正常运行的防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未经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28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