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质调查数据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3398.4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0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叶玉强;曾航旗;王卫;孙强林;任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智博创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严超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 调查 数据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质调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地质调查数据的登记信息对地质调查数据进行识别并生成唯一标识码;对登记信息进行区分、合并和审核;根据唯一标识码和分发规则对选用钻孔进行分发;录入钻孔对应数据。本发明一方面在方便快捷收集大量的地质调查历史资料的同时,避免了所有数据资料必须建库整合才能使用的弊端;另一方面在流程中将地质调查数据的检查校对工作从初步录入工作中分离,提供自动化检查工具、可视化交互以及多种辅助功能辅助管理人员进行数据审核、数据分发和数据汇总,既提高了整体地质调查数据录入的工作效率,又确保了入库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信息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地质调查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钻孔数据是地质建模最重要的数据源,从钻孔剖面图上,可以获取详细的地层分布信息,以此为基础,对地层进行重建。因此,需要对已有数据整理、统计,从中选取样本集,进而实现地层建模。
钻孔按其用途可分为地裂缝、工程地质水文钻孔、工程地质剖面图等11种类型,而根据钻孔深度可将钻孔数据大致分为三类,浅层钻孔(30m)、中层钻孔(30m-300m)和深层钻孔(300m)。
地质调查历史数据的采集入库是目前地理信息系统的坚实基础。地质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地质调查中积累了一系列地质调查历史资料,这些历史资料由多家地质工作单位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规范并不统一且具有重复性,对地质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录入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与不便。工作人员在收集、整理地质调查数据时不仅要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同时还要跟已经存入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检索、比对,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出现错漏。同时在数据库汇总时也容易因为人为因素出现数据的重复、错漏等现象,对地质调查数据库的建设形成了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地质调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地质调查数据的登记信息对地质调查数据进行识别并生成唯一标识码;对登记信息进行区分、合并和审核;根据唯一标识码和分发规则对选用钻孔进行分发;录入钻孔对应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登记信息包括录入人员所在单位、钻孔所属工程名称、钻孔编号。进一步的,所述唯一标识码由所述地质调查数据所对应的工程名和钻孔编号自动生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登记信息进行审核具体为:
根据展示的登记信息查找登记数据的空间位置及其属性信息,剔除错误的、重复的数据,选用其中要入库的钻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登记信息进行审核通过图形交互的方式进行。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质调查数据处理系统,包括终端、管理端、系统端,所述终端,用于根据分发的钻孔向管理端提交登记信息和地质调查数据;所述管理端,用于对终端提交的登记信息和地质调查数据进行审核和合并,并将其提交至系统端,以及将向终端分发钻孔;所述系统端,用于向管理端分发钻孔和唯一识别码,以及对管理端提交的登记信息和地质调查数据并入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唯一识别码由系统端根据工程名称和钻孔编号自动生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端根据多套分发规则对登记的钻孔进行分发。
进一步的,所述分发规则包括按登记单位分发或按登记人分发。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系统端根据唯一识别码和登记信息,对地质调查数据进行检查比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智博创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智博创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33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游戏设备
- 下一篇:基于迁移样本的跨域迁移电子鼻漂移抑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