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协议指纹的区块链节点主动发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3929.X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5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锐光;沈蒙;段鹏宇;纪玉春;祝烈煌;严寒冰;朱佳伟;于灏;刘铭;崔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26;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田亚琪;刘芳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协议 指纹 区块 节点 主动 发现 方法 | ||
1.一种基于协议指纹的区块链节点主动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探测任务需求选择IP地址进行扫描以探测区块链服务节点;
步骤二、进行主机存活性检测;
步骤三、构建区块链指纹库,针对不同类型的区块链应用,通过研究协议格式与通信机理,建立不同维度的指纹体系,将特异性的指纹数据记入指纹库中,根据待探测的区块链类型,从指纹库中选择相应的指纹数据;
步骤四、对主机端口进行开放性探测,若所探测的端口开放,则进入步骤五;若未开放,则探测失败,返回步骤一重新选择扫描IP地址;
步骤五、根据指纹库中的通信协议构造探测消息,向目标IP端口发送消息,若收到的返回消息格式正确且认证参数匹配,则节点验证成功;若未收到返回消息,或返回消息格式不正确,或认证参数不匹配,则节点验证失败,返回步骤一重新选择扫描IP地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协议指纹的区块链节点主动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数据包含协议名称、端口号和认证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39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交通工具的约束装置监测系统
- 下一篇:车辆的配件更换服务提供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