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本草银耳种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654093.5 申请日: 2020-07-09
公开(公告)号: CN111670749A 公开(公告)日: 2020-09-18
发明(设计)人: 魏孝传;杜昌铿;张婷;蓝少明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天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A01G18/20
代理公司: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代理人: 张麒麟
地址: 352200 福建省宁德市***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本草 银耳 种植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本草银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S1,配制培养基菌棒;

S2,打穴接种;

S3,接种后培养;

S4,采收,得到本草银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本草银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配制培养基包括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配比准备原材料:盐肤木10-20份、黄芪10-20份、莲子10-20份、人参10-20份、枸杞10-20份、淮山10-20份、百合10-20份;

步骤二,过筛,去掉杂质及粗大颗粒;

步骤三,将原材料加水混合后,放置一个晚上让其发酵,发酵完再装入菌棒,再进行18个小时的高温灭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本草银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培养基菌棒采用塑料袋,装袋采用装袋机装料,袋口留8cm长,然后用纱线扎好,并将料袋稍加压扁,方便排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本草银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在百级的无尘车间,在菌棒正面打3-4个接种穴、穴口直径1.0-1.3cm、深1.8-2.3cm,打完接种后用布擦去表面的木屑杂物,粘贴规格为3.2X3 5cm胶布或透明胶封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本草银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接种完移到菌丝培养车间培养10天,然后转移至智能化车间,实现智能化培养,智能补水,控制温度、智能换气,保证菇房的氧气含量,车间内培养10天,菌棒倒着放置,菌棒倒着放置,让菌丝长满圈头,然后到温控智能化标准出菇房,经过菌丝培养期和菌丝大量繁殖期:

菌丝培养期,按种后,以井字形堆叠或直接将菌袋排放在菌架上,头10天为菌丝培养期,发菌室要求干燥,空气清新,温度在25-27℃之间,让羽毛状菌丝以最佳的迅速萌发生长,减少污染,若温度低于23℃,应提温,并适当通风,若温度超过30℃,必须通风降温,以防羽毛状菌丝细长无力,白毛团烧死;

菌丝大量繁殖期,3天后菌丝长至直径3.5-4.5cm,开始向纵深大量生长,袋内温度开始上升,室内温度应降至23-25℃,发现杂菌污染的菌袋及时取出处理,经过7-10天的培养,穴内白毛团菌丝逐渐扭结形成原基;

以天然、纯净、优质的山泉水灌溉,种植过程采用无公害种植工艺,全程无污染不打农药,经过60天精心培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本草银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采收标准:耳片全部伸展,表现疏松,停止生长;形似牡丹、菊花,颜色鲜白或米黄,稍有弹性;成熟的子实体直径可达10-15厘米,鲜重150-250克;子实体成熟后,会散发出大量白色担孢子;此外,也可以根据菌袋的重量来判定,完全成熟的子实体,其菌袋很轻,表明培养料已被分解消耗完,采收银耳后采用低温烘干,保证银耳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天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天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40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